最美00后医学生,以行动显担当

“学好本领,护理病患,守护更多病患健康,给更多家庭带去幸福和快乐,这是我们每一位医学生应该做的。”来自杭州医学院护理专业的00后大学生黄杰,在毕业前夕,回想当初学医的初心,这样诉说着。

在老师眼中,他是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我们眼中,他是乐于奉献的好青年。“我是医学生,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这个疑问常常在黄杰的脑海里徘徊着。就读于医学护理专业的黄杰,通过学习和实习,深知血液对挽救病患生命的重要性,也非常了解临床上有许多病患需要通过输血治疗才能维系他们的生命。2020年元旦,黄杰第一次尝试参加献血,并成功捐献400毫升全血。几天后,当他收到血液合格短信,得知自己的血液已用于临床救治病患时,他便决心要定期参加无偿献血。截至目前,黄杰已累计无偿献血14次,献血总量达5400毫升。热血护生命,青春有担当,也许这就是一名新时代医学生最美的模样。

父爱的力量 指引他前行

“听说,你参加献血,和你父亲有关。那么,在你眼中,爸爸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黄杰认真思考着,“记忆中,在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当时,爸爸已经是一名无偿献血者。那时,爸爸独自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尽管平时生意繁忙,但是,只要村子里组织献血活动,他都会抽出时间去参加的。那时,年幼的我还不太明白爸爸为何如此执着于献血这件事,后来长大了才慢慢懂得,献血可以救人。”黄爸爸一般捐献全血,每年2次,村子里有活动,就在村子里献,村子里没有活动,就自己去献血点献血,就这样一直坚持着他的热血行动。黄爸爸不善言谈,做好事,做好人,在无形中把最好的爱给予黄杰,也深深影响着黄杰。

当黄杰考上杭州医学院,成为一名医学生后,他对血液和无偿献血知识有了更多认识和了解。2021年,那时他刚满18周岁,并毅然决定用献血的方式作为自己的成人礼物。“我记得,当时,护士小姐姐问我要献200毫升还是400毫升?我果断回答:400毫升。”回想起第一次献血,至今,他还历历在目,能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献血者,他的心中也满怀骄傲和自豪。

不同的方式 同样的初心

“为什么我捐献的血液是红色的,他们捐献的血液却是黄色的呢?”有一次献血后,黄杰看到另外一个采集区里有人在献“黄色血液”,他好奇问道。“这些黄色血液是血小板,主要用于救治白血病患者、恶性肿瘤等病患的。捐献血小板和捐献全血有所区别,对献血者的要求也更高。”省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耐心解答道。

“要求更高,我这么年轻,应该没问题吧。”抱着试试看的心态,2020年7月,他第一次参加成分献血(捐献血小板),果然还是年轻,第一次就成功了。为了帮助更多病患,他一直默默坚持着。经过“实践”对比,黄杰发现成分献血真的比捐献全血的要求高,因此喜欢熬夜的他,每次献血前一周都会调整好作息和饮食,早早入睡,清淡饮食,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献血后,他也会多喝水、多休息,快快恢复,为下一次献血做好准备。

结伴献血 分享快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献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件可以给予他人快乐的事情。”黄杰常常会在学校里玩“消失”,每次同学问他,他都会回答“你真的想知道吗?”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把消失的原因告诉同学和室友,“我去献血了”。当他打开支付宝,与同学分享着他的电子献血证时,好多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于是,黄杰开始和大家科普起无偿献血知识,一次次分享着他的献血经历。

也许是爱的力量太强大,果不其然,在黄杰的带动下,目前已有3名室友、4名同学,和他一起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中。“有的同学捐献全血,有的同学参加成分献血。大家相互鼓励,结伴而行。”

“我还想捐献造血干细胞,因为,像我们学校的授课老师以及医院带我的实习导师,他们都捐献过,也帮助病患重获新生,我觉得捐献造干和无偿献血同样非常有意义。但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要求较高,我要好好锻炼身体,争取早日加入。”善良的黄杰微笑着与我们分享着他的另一个与生命有关的心愿。

思想上有深度,行动上有力度。00后医学生黄杰,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以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求教学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让火热的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初心   都会   无偿献血   血小板   病患   杭州   医学院   成分   血液   黄色   爸爸   同学   生命   更多   献血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