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川剧变脸的印尼“周老师”:希望更多小朋友爱上中国文化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正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

在这个美丽的东南亚国家,不乏热爱中国文化的年轻人。在印尼泗水的中文课堂上,就有一名“90后”老师雷蒙·亚伯拉罕(Raymond Abraham),常常会给学生表演川剧变脸,手一抬一落,配合一个利落的转身,刹那间脸谱转换,引得台下八九岁的印尼小朋友们睁大双眼,在瞬息变化之间鼓掌、赞叹。

日前,中国驻印尼使馆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印尼外交政策协会联合举办第三届“你好,中国!”短视频大赛,雷蒙·亚伯拉罕的作品《会“变脸”的周老师》获得了比赛的三等奖。

11月15日,雷蒙·亚伯拉罕在接受南都、N视频采访时,分享了他自学中文、到中国留学,又回国教印尼小朋友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经历。他的中文名叫“周平安”。30岁的“周老师”希望,未来能继续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帮助更多印尼小朋友了解、爱上中国文化。

印尼小伙的中国缘

雷蒙·亚伯拉罕是土生土长的印尼泗水人,从小接受印尼语和英语教育,一次非常偶然的机缘之下,他开始接触中文。

“印尼虽然有很多华人,但他们大多已不会说中文了。”亚伯拉罕向南都记者回忆,高中时有一次换乘公交车,他听到坐在他旁边的华人讲着流利的中文,“抑扬顿挫非常好听”。中文优美的语音、语调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的中文选修课,从“你、我、他”开始认识中文。

在印尼读大学期间,读国际贸易专业的他,没有放弃中文学习,通过自学的方式不断精进汉语水平。当时,他下载了中国的聊天软件,不仅认识了很多中国网友,也在过程中熟悉了很多地道的中文表达。最后他通过了HSK(汉语水平)考试,获得了学校赴中国郑州交流学习一学期的机会。

2013年9月,亚伯拉罕开始了他的首次中国行。

“少林寺、胡辣汤,还有河南人的热情好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亚伯拉罕告诉南都记者,交换学习结束后,他申请了中国政府奖学金,于2014年考取了郑州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正式开始了中国留学生活。

留学的三年里,他的足迹遍布北京、西安、杭州、广州、牡丹江等中国各地,在学习和游历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结交了各地的中国朋友,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和巨变。

让亚伯拉罕感到最为惊讶的是中国的移动支付和网络购物技术的发展。他向南都记者感叹道,“通过网络下单,快递可以直接送到各个地方,让我们在中国的生活变得非常方便!”

会川剧变脸的“老师”

刚回国时,亚伯拉罕还不是“周老师”。

2017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后,他回国并入职当地一家贸易公司。“日复一日的工作让我感到单调、疲惫。”今年初,看到印尼当地一所小学正在招收汉语老师的时候,他当即决定尝试一下。

凭借在中国的丰富留学经验和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很快通过考核,正式加入印度尼西亚泗水蒙台梭利三语国际学校,任汉语老师,教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中文,如愿以偿成为了“周老师”。

因为不是中文教育专业出身,亚伯拉罕比其他老师更努力。“中文对小学生来说可谓是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亚伯拉罕告诉南都记者,今年初,他通过线上拜师的方式,接触到了中国川剧的独家绝活——“变脸”,他想用这种古老而神秘的表演,培养印尼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喜爱。

就这样,“周老师”上起“网课”学川剧变脸——中国师父把戏服和脸谱等道具邮寄给他,并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教授他“变脸”的诀窍。亚伯拉罕每天在工作结束后,抽空练习变脸技巧,经过刻苦的钻研和对眼神、手势、动作等的训练,如今他的“变脸”表演初见成效。

今年中秋节,泗水蒙台梭利三语国际学校举办中秋表演,亚伯拉罕登台,成功为孩子们展示了这项来自中国的传统艺术表演。台上,身着中国传统戏剧服饰的“周老师”在抬手转身间变换脸谱,台下,印尼小朋友们睁大双眼,为老师的表演鼓掌、赞叹,称他为“变脸先生”。

“对我来说‘变脸’不只是项杂技表演,而是有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意蕴。每一张脸谱都在表达人物不同的心理情绪的变化,喜怒哀乐非常饱满。”亚伯拉罕对南都记者表示,川剧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非常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他希望通过表演,让孩子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兴趣。

除了把“变脸”表演用在日常教学中,亚伯拉罕也想让更多印尼人了解“变脸”艺术。亚伯拉罕告诉南都记者,印尼和中国在传统文化和节日的庆祝方面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过年的时候,印尼人也会进行舞狮等传统艺术表演。所以,一到传统节日,他就主动参与社区、协会方面组织的表演,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国文化在印尼大地发扬光大。

“很感谢中国的帮助”

为什么对中国情有独钟?亚伯拉罕向南都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

在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长大的他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往返于家乡泗水市与附近马都拉岛之间的不便。两地相距只有5公里,但长期以来却只能靠渡船进行有限的联系和交往。

亚伯拉罕向南都记者回忆道,马都拉岛由于长期交通不便,发展一直比较落后,修建一座连通两地的大桥,一直是当地居民的愿望。在中国的技术支持和两国施工人员的合作之下,2009年6月,横跨印尼爪哇岛与马都拉岛的泗马大桥建成通车。“从此交通便利了很多,封闭的小岛也慢慢发展起来,很多印尼人都很感谢中国的帮助。” 亚伯拉罕说。

亚伯拉罕和家人。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对于印尼全国缓解交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民生改善,特别是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亚伯拉罕表示,这些年,他见证了中资企业积极参与印尼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印尼建设大量公路、桥梁、港口和高铁等项目。

“近期我们最期待的就是中国、印尼两国合作雅万高铁项目了。”亚伯拉罕说,“有看到报道说,未来的高铁还要延伸到我的家乡泗水,非常期待!”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们两国的合作越来越多,更多印尼人开始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也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去中国留学读书,中国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位“周老师”希望,未来能继续钻研,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让更多印尼小朋友爱上中国文化。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受访者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印尼   川剧   亚伯拉罕   泗水   印度尼西亚   向南   老师   汉语   更多   脸谱   中文   中国   小朋友   记者   交通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