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习惯 立德树人

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王大龙老师在新师者在线课程中跟我们详细讲解了培养孩子好习惯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详细讲到关于培养孩子的二十个好习惯的内容。今天倒叙讲一下关于“习惯”的相关知识。

0-18岁期间,孩子们如果能养成基础习惯和核心素养,就能够朝着立德树人的目标迈进。养成好习惯这一讲是针对所有父母,从最富有到最贫穷,也适用所有儿童,从摇篮期到青少年期。

什么是习惯?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习惯,在最新版的新华字典当中,对于习惯是这样解释的:就是长时期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最早的甲骨文就说“习”的繁体字“習”的写法就是一个日字上面加上鸟的羽毛,就是鸟反复的、频繁的学习飞翔,说文解字说“習”就是数次的飞翔、多次的飞翔,这就是“习”的本意。甲骨文特别形象,意思是每日都在练习着飞。那么事实上广义的习惯不仅仅是飞这种动作型的,也包括生活方式型,比方说每天的卫生习惯、打扫房间的习惯;也包括人类所有的优点:善良、仁爱的习惯、仁者爱人、爱你的爸爸妈妈、爱你的老师、爱你的邻居;也包括一些永恒的主题比如道德。人类所有的好的优点也需要不断的修炼,不断的练习才能真正化为行动型的习惯。

习惯的产生:

脑科学专家总结了习惯的产生,就是大脑产生理念:我要天天做作业,天天上学不迟到,这些产生的理念、观点来引导我们的行为,我该怎么去做呢?怎么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呢?然后我们的行为就产生了习惯。孩子天天上幼儿园、上小学形成一天的习惯:几点钟去,几点钟到校,几点钟进教室,几点钟响铃准备上课,准备好课本等等。这些习惯也改变了大脑,我们的大脑有了比较固定的神经链接,这些接好了的神经元到时候就会做出这些动作性的反应,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习惯的重要性:

那么习惯有多重要呢?习惯可以成就人生,可以帮助人生的成长。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就是定期重复的行为模式。从本质上说我们的行为习惯是我们习惯的总和。据研究3-15岁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在育儿的过程中培养孩子正确的习惯、健康的身体素质、愉快的享受生活、有创造性等是每个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奥巴马谈养成好习惯:

奥巴马谈到家庭教育中养成好习惯,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是要付出爱。在他任职总统的期间,如果晚上不能回家和女儿一起吃饭他就给女儿打电话告诉女儿们他没有忘记和他们晚餐时的愉快时光。

第二就是要立规矩,给孩子在家庭的生活当中明确并且始终如一的来执行这些规矩,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来按照规矩办事。

第三就是要做家务。最近我们教育部也鼓励孩子们做家务,包括打扫地板、收拾玩具柜等。美国人习惯给工资1美金,这就是他们的零花钱。

养成好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习惯成就未来。

原文链接:新师者在线 xinshizhe.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巴马   在线   习惯   教育部   甲骨文   生活方式   家庭教育   规矩   大脑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