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大家谈|张志勇: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奋进新征程,绘就新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充分体现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为此,南方都市报在“湾区智库”专栏中特设“教育强国大家谈”栏目,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邀全国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如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授张志勇

党的二十大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必然归宿。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培育和造就建设共同富裕社会、共享共同富裕社会成果之生命主体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大力造就共同富裕之生命主体。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我国拥有5000年中华优秀文化,拥有悠久的教育传统,更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教育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2021年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截止2021年,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88.1% ,义务教育的九年巩固率95.4%,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在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完全有理由、有资格坚持教育的自信自立。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开创未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坚持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和引领亿万青少年把个人理想和人民需要、党和国家的事业统一起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创新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部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财政体制、办学体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大中小学育人方式变革;全面推进和加快教育数字化变革,等等。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教育还存在广大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许多问题,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已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型,从“有学上”向追求“上好学”转变;我国职业教育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在科学发展上我们还面临着原始创新不足,在经济社会建设上我们还面临着西方许多“卡脖子”技术,突破西方的封锁和挑战,必须加快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为国家培养战略性科技人才,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深刻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统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坚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统筹基础教育与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一流大学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统筹推进考试招生改革和保障社会公平,统筹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等等。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秉承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加强教育的对外开放与合作,既是我国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推动中国教育自信自强的需要,也是加快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全人类社会进步、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教育力量和中国教育智慧的需要。

策划:尹来 游曼妮

栏目主持人:孙小鹏

撰文:张志勇,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授

特别鸣谢:刘磊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必由之路   强国   北京师范大学   基础性   全人类   教育改革   战略性   自立   中国教育   自强   自信   我国   国家   人才   科技   张志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