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有多乱?被称为“最血腥的叛乱”,后如何被平的?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三地节度使手握重兵的安禄山以“清君侧,奉密旨讨杨国忠”为理由集结15万大军起兵叛唐,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至此拉开序幕,安史之乱是因为唐朝种种内忧外患导致的,但直接原因是地方节度使权力滔天。

这也和唐玄宗李隆基贪图享乐,宠信佞臣有关,那么如此繁盛的大唐是如何由盛转衰的呢?

唐玄宗贪图享乐,唐朝开始走下坡路

先天政变后李隆基彻底掌握皇权,改年号为开元,并且任用贤相,裁撤无用官员,励精图治。所以李隆基早期缔造了大唐的“开元盛世”,这也是大唐的最后一幕繁华盛景。

李隆基开创盛世后逐渐满足于自己的功劳,并且开始奢靡享乐。在后宫专宠杨玉环,而前朝由杨玉环的堂哥杨国忠把持朝政。杨国忠此人身无寸功,只会玩弄权术,但就是偏偏靠着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幸坐上了宰相的位置。

影视剧作品里的杨国忠


此时的李隆基可以说是两眼一闭什么都不管,每天泡在后宫里和杨玉环卿卿我我,把偌大一个朝廷丢给什么都不懂的杨国忠,杨国忠也借此机会大肆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开元盛世的景象很快不复存在,百姓又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中。

安禄山也在暗中积攒自己的力量,公元744年安禄山任范阳节度使,不久后就进宫述职,在这过程中安禄山认了小他十八岁的杨玉环做“小妈”。

杨玉环也毫不避讳,一口一个“禄儿”地叫着,据记载此时的安禄山体重近三百斤,貌若天仙的杨玉环却和他行“母子之礼”,想想就令人难以接受。

这件事让身为节度使的安禄山权力再度膨胀,很快就做了御史大夫和三地节度使,在安禄山的筹谋下,他手中握有15万重兵,李隆基却没有发现丝毫危险。杨国忠或许是注意到了什么,总是跟李隆基说安禄山很可能造反。

但李隆基却不信,并且召见了安禄山,安禄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自己是升迁太快,遭小人嫉妒诬陷,李隆基看他情真意切就对他说:“以后谁再敢说你造反,我就把他直接绑了送到你手里。”安禄山回到范阳后不久,便以奉旨诛杀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

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城沦陷

相比于唐军,安禄山的叛军训练有素,起兵不到一个月,安禄山就占领了东都洛阳,并且在河南改道向西,直奔长安而去。

听说安禄山造反的李隆基不以为然,他以为是又有人诬陷安禄山。为此还特地训斥了群臣。直到后几天败报频传,李隆基这在知道安禄山是真的反了。

而洛阳一破长安城只剩最后一道天险潼关,李隆基慌乱中启用了哥舒翰,哥舒翰从接到命令那天就带领20万大军镇守潼关。不得不说哥舒翰确实是个人才,他在潼关据守不出,凭借潼关的地理优势,将安禄山大军拖住了足足5个月时间,给河北的郭子仪对敌作战争取了时间。如果李隆基继续这么打下去的话,不出一年安史之乱必被平定,可他愣是听了杨国忠的蠢话,怕哥舒翰拥兵造反,连下圣旨逼哥舒翰出关迎战。哥舒翰痛哭唐朝气数已尽,遂领兵出关,后来哥舒翰遭安禄山军队埋伏,20万唐军只有8000逃回长安。

安史之乱的平定

潼关一破长安城再无可守之地,李隆基也只好带领亲信绕道入川避难,行至马嵬发生了著名的马嵬坡兵变,杨国忠被乱刀砍死,杨玉环也被赐死。

杨玉环的死给李隆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山河混乱,李隆基不得不打起精神,听大臣们的意见让儿子李亨离开,等稳定后称帝,避免因自己陷入危险而导致国家大乱。

公元757年3月,安禄山因为残暴不仁被手下和儿子安庆绪勾结杀害,安庆绪也继承了安禄山的大权继续叛乱,此时安史之乱也来到了最高峰,唐朝只剩下长江淮河数地没被攻陷。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安庆绪会篡唐成功的时候,睢阳之战胜利的消息传来。

在这场战役中,唐军以不到7000人的规模硬抗了安禄山大军主力10个月,并最终消灭了12万人,彻底挽救了唐军的颓势,成功保住江淮流域的重镇。

在坚守睢阳的过程中,其他唐军还收复了长安、洛阳等,本就是乌合之众的叛军再也没能力继续南下。

再加上史思明也被长子史朝义所杀,安史之乱的两个发起人身死后,叛军节节败退,最终全部被唐军消灭。历经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叛,那么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呢?

安史之乱有多乱

安史之乱被后人评价为“最血腥的叛乱”,在安史之乱期间,大唐人口锐减,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754年大唐共有906万户,共5288万人,而安史之乱后的764年,大唐只有290万户了,人口也锐减到了1690万。

叛军脚步到达的城市十室九空,除了不便逃跑的老弱妇孺,其他人都在向南方逃跑避难,而这些老弱的最终命运就是被叛军杀害,叛军拔营后,城中可谓是流血漂橹、伏尸百万。

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到达东都洛阳和国都长安后,更是大肆劫掠,城中来不及离开的妇女被全部掳走,男人则被残忍杀害。为了销毁罪证,他们离开后还放火烧城,《旧唐书》对此有云:

“人言断绝,千里萧条。”


安史之乱会被称为“最血腥的叛乱”,盖因当时它不仅导致了大量百姓死亡,还动摇了整个大唐王朝的根基,也是由于此,安史之乱被后人认为是“唐王朝彻底由盛转衰”的重要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安史之乱   潼关   开元   安庆   大唐   节度使   洛阳   叛军   长安   叛乱   唐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