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土面积连我国的福建都比不上,葡萄牙凭什么成为了首个殖民大国


俗话说:“富起来的往往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5世纪的葡萄牙抓住了开辟新航路的先机,到了16世纪上期,领土面积不及我国的福建、人口不到200万的小小葡萄牙竟然垄断了世界上的香料、食糖以及黑奴贸易,几十年间迅速崛起为西欧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15世纪时,欧洲的经济在摆脱黑死病之后开始迅速复苏。

人口得到恢复,商业开始繁荣了起来,货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欧洲本身的贵金属蕴含量却很少。

这就带来了严重的问题——“通货膨胀”。

再加上在和阿拉伯人进行香料贸易时,大量的黄金白银涌向了东方,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金银荒。

由于黄金不足,导致物价飞速上涨。

通货膨胀之下,许多中小贵族因为地租收益不足而濒临破产,王室的收益也因此大大减少,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加剧。

从根源上讲,这是由于需求旺盛但供应不足而产生的问题,向外扩张可以有效地解决各阶级之间的矛盾。

因此,在当时的欧洲,扩张成为了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支持的事业。

但为什么偏偏是小小的葡萄牙先把事业搞了起来?

香料是欧洲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但香料的产地在遥远的东方,不仅运输路途远,运输的过程也并不通畅。

传统的运输商路掌握在阿拉伯人的手里,阿拉伯人获得香料后再经威尼斯商人运到欧洲各地,

多次转手后的香料异常昂贵。

在有些金银严重匮乏的欧洲国家,甚至还用胡椒来交易商品。

因此,开辟一条新的商路,打破阿拉伯人的香料垄断,成为了当时欧洲的普遍想法。

当时的葡萄牙政权相对稳定,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探险活动,但它的三面都被其它国家包围,所以只能将目光转到了海上,开发新的航路。


航海教父亨利王子

一说到新航路的发现,人们可能会想到发现了好望角的迪亚士还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但在他们之前还有个鲜有人知的航海家。

他就是葡萄牙的亨利王子。

1410年,亨利随同若奥一世攻占了摩尔人的休达镇,这是位于北非的一个重要的港口,也是北非的一个贸易重镇。

后来人们将此事作为葡萄牙向外扩张的开端。

亨利从当地商人的口中得知了一条古老而又繁忙的商路,这个商路可以通往“绿色国家”,即通往今天的几内亚、冈比亚一带,从那里可以获得非洲胡椒、黄金、象牙。

但这要穿过撒哈拉大沙漠,行程大概需要20天,葡萄牙人并没有穿越沙漠的经验。

于是亨利王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提议从海路到达绿色国家,这一主张也得到了国王的赞同。

亨利王子对航海的贡献并不是亲自去探险,而是大力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他创办了航海学院,大力培养本国的水手,提高他们的航海技能。然后网罗各国的科学家制定航海计划,并收集大量的地图后整理出新的地图。

为了鼓励发展造船业,他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建造100吨以上的船舶的人可以免费在皇家园林得到木材;需要进口的其它必要材料还可以免税。

经过几年努力,终于制造出了一种可以适合在大西洋航行的多桅三角帆船,这种船轻便灵活,在逆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帆的角度继续前行。

航海探险是个很烧钱的事业,国王把马德拉群岛20%的税收作为亨利的航海基金,而且亨利可以随意支配骑士团的经费。这些经费保证了亨利拥有雄厚的资金,这是航海探险迅速发展的推力。

但长期的投资并没有带来显著的收益,人们对亨利质疑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直到1441年,一支探险队带回了十个俘虏,亨利从中看到了新的商机,此后探险队开始以掠夺奴隶为目的而出航。

1944年时,一个探险队将235名奴隶带回到葡萄牙的巴塞罗那港,随后将他们贩卖到各地,这标志着欧洲从此开启了400多年罪恶的奴隶贸易。

此后,葡萄牙的探险船队就不再单纯地以探索地理为目的,除了寻找黄金和香料外,还有掠夺更多的奴隶。

在亨利王子40多年有组织的航海活动中,葡萄牙成为了欧洲的航海中心。他们拥有先进的造船技术,以及培养了大批世界一流的航海家。

黄金海岸

1482年,葡萄牙的探险船队达到了黄金矿产极为丰富的加纳沿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黄金海岸。


随后,葡萄牙人在这里建造了圣乔治堡要塞,它是葡萄牙在非洲海岸权力和领地的象征;在这里可以和当地人进行大量的贸易,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贵重物品运回葡萄牙国内;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前进基地,有助于他们向未知的地区继续探险。

据统计,在1496年到1521年,葡萄牙在这一地区每年都会进口价值17万金币的黄金。

瓜分世界,教皇子午线

哥伦布曾试图说服葡萄牙国王资助他的航行计划,他认为向西航行同样也可以到达资源丰富的印度。

但葡萄牙的航行顾问们都认为这个计划不可行,虽然理论上是可以到达印度,但这实际需要航行的距离要比哥伦布计算的还要远得多。

他们认为葡萄牙当时已经在东线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经快要发现通往印度的航路了,因此没必要再在西线上花费精力。

遭到拒绝的哥伦布又找到了西班牙,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新大陆的发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葡萄牙间接地帮助了他的竞争对手。

葡萄牙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想和西班牙分一杯羹,双方就殖民地的归属问题在教皇之间不断周旋。

最后在教皇的仲裁下,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拉斯条约》。

条约中规定从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以西100里格子午线为分界线,将地球分为了东西两部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教皇子午线。

葡萄牙获得东部的垄断权,西部的垄断权归西班牙所有。

根据这个条约,除了巴西归为葡萄牙外,西班牙对美洲拥有绝对的权力。

当葡萄牙在探险之路上获取巨大收益时,西班牙只能在几个小小群岛间与之争夺。

新大陆发现后,西班牙从美洲殖民中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很快就成为了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

统治印度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情深深地刺激到了葡萄牙国王,因此葡萄牙进一步加快了探索到达印度航线的准备。

1497年11月22日,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舰队绕过了好望角。

1498年5月20日,历经80多年的探索,在4位国王的不断努力下,葡萄牙舰队终于到达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印度。

达·伽马在向导的指引下来到了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港口。

但他们在印度开展的商业贸易并不是很顺利,达·伽马的到来让一直垄断香料生意的穆斯林商人感到了威胁。

另一条不被他们控制的航路的出现,意味着他们的香料利润将会大打折扣。

鉴于穆斯林大商人的压力,达·伽马被迫辗转到其它港口,装满香料和宝石后返回葡萄牙。

达·伽马在返程途中并不顺利,他们花了3个多月才越过阿拉伯海,大多船员因为患上热病和坏血病而死亡,回到葡萄牙时只剩下不到1/3的船员。

但达·伽马带回来的香料和宝石的价值却比他远征的总花费还要高上60倍,整个葡萄牙为此轰动了起来。

为了获得印度洋的控制权,葡萄牙派出了大批的舰队。

他们动用武力赶出港口内的穆斯林商人,并依靠强大的武力威胁当地的政府,以此获得了港口的统治权。

虽然当地的政府和穆斯林商人组织了反抗战争,但最后只能屈服于葡萄牙的强大火力之下。

在1508年的第乌海战中,葡萄牙人以19艘船、1800人的舰队打败了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2000多艘船、2万多人的联合舰队,从此葡萄牙人获得了印度洋的控制权。

1510年,为了完全地把穆斯林商人排挤出去,葡萄牙人攻占了印度西海岸的另一个商业中心——果阿,周围的小邦国也纷纷对葡萄牙人表示臣服。

从此,果阿成为了葡萄牙人在东方进行殖民活动的中心,直到1961年才被印度收回。

殖民美洲

除了对黄金和香料的控制外,葡萄牙人还在巴西控制了制糖产业。

1530年,葡萄牙扩大了在巴西的殖民规模。

在当时的欧洲,糖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富人才买得起。

而巴西的气候特别适合种植甘蔗,从甘蔗中榨取的蔗糖成为了巴西最有利可图的生意。

随后巴西出现了大量的甘蔗种植园,为了满足种植园的人力需求,葡萄牙人开始大规模的奴隶。

葡萄牙是最先在美洲建立奴隶种植园的殖民国家。

后来,葡萄牙又凭借自身在非洲的专属权力垄断了非洲的黑奴贸易。

就这样,小小的葡萄牙,没有广袤的国土,人口也不众多,生产力并不发达,仅凭借占有先机就迅速崛起为一个殖民大国,真的可以说的上是一种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葡萄牙   哥伦布   穆斯林   亨利   葡萄牙人   巴西   西班牙   印度   欧洲   福建   领土   香料   大国   面积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