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一侦查员被捕,刑讯室内,日军翻译官悄悄对他说:别暴露

一名侦查员仅凭日军翻译官的三个字逃过日军的酷刑,是幸运,还是久经战场的从容不迫让他得以顺利逃过日军的魔爪?

我们在电视荧幕上经常看到有抗战题材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里面的战士机智勇敢、处变不惊,我们也坚信他们会顺利完成任务,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结局,而且他们也有主人公光环。

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战士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没有主角光环,他们所拥有的就是战胜敌人的决心与信念。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在生活条件艰苦,作战工具落后的情况下,成功战胜敌人,可想而知抗战期间战士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几乎每位战士都会有自己的传奇故事,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就是其中的一名战士:文国才。

英勇杀敌,负伤

文国才,1922年生,1939年加入抗战队伍,面对流离失所的百姓,惨无人道的敌人,上阵杀敌是文国才当时唯一的想法,也只有这样才得以平息心中怒火。

“我不怕牺牲,不怕危险,只怕不能歼灭小日本儿”,这是多少战士内心的心声,文国才也不例外。

1942年7月,具体是哪一天文国才已经记不清楚了,毕竟像这样被突然包围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新四军百余人遭到四五百个敌人的围攻。

由于新四军当时武器装备非常落后,敌众我寡,在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下,文国才和营长在掩护其他战士突围的时候,受了重伤,营长腿部中弹,文国才肩部重伤,当时的情况很危险,他们被当地的百姓送到一个名为“鬼门关”的山洞中养伤。

然而山洞里几乎没有什么食物,其实当地的百姓已经把尽可能多的食物给他们送来。

战火连连,老百姓自己也经常食不裹腹,唯一可以抗饿的食物就是红薯,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药物更是稀缺。

也许是老天垂怜,也许是他们想上阵杀敌那股强烈的信念,让他们依靠百姓们提供的土方法,文国才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就好了,营长则是待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恢复,最后他们重新回到了抗战队伍中。

文国才每次想起“山洞人”的生活,他的内心都特别感激当地百姓,在他们重伤的时候,帮助他们脱离危险,又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们送饭。

1942年12月,周家屯一场激烈的战斗,同样不知道是具体哪一天,能够清楚记得是12月份。

大概是因为寒冬腊月太冷了吧,平时在极寒的天气我们穿着棉袄外出都会冻得的瑟瑟发抖,而在这场战斗中,战士们不仅身上没有御寒的衣服,而且没有食物可以充饥。

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文国才和战士们坚持了三四天,最终共歼灭了400多名日伪军,大获全胜。

文国才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最终因肩部负伤太重,无法扛枪而不能再上阵杀敌,但是他依然可以继续战斗,只是转移了战场,改做敌后工作。

转战地下情报站

我党建立根据地后,侦查员的日常工作是运输物资,为前线的战士提供后勤保障;刚刚提到文国才和营长受伤的时候,医药资源稀缺,在与敌人抗战中,武器落后,武器资源匮乏,侦查员们只能冒着风险到日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去购买那些医疗、卫生和武器资源。

然而购买次数多了,敌人就会把运输这些物资的道路封锁,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侦查员们动用智慧,与敌人进行周旋,通常都是秘密交易,由一些爱国志士悄悄购买,再通过一些商铺与侦查员对接,交到侦查员手上。

正是有了这一批又一批的稀缺物资,才会让战士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胜利的勋章上,同样闪耀着那些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的光辉。

不需要运输物资的时候,侦查员们一刻也不会闲着,前线的战士们在与敌人厮杀,侦查员们就会把我党的思想向当地人进行宣讲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让更多的战士参与到战斗中来,不断壮大我们的抗日队伍。

文国才当时参军入伍,就是听到相关的宣传,才加入的。而现在的文国才已经是一名成熟稳重的“老同志”,由他开始宣传我党的宗旨,号召更多的人加入抗战。

除去谍战片中的影视光环,他们就是一群爱国战士,只是他们的战场虽然没有硝烟,却更加凶险,不能有半点疏忽,默默无闻,当时为了保密,甚至有些人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

在电视剧《伪装者》有一个这样的情境,大姐明镜去苏州购买火药,而接头地点就是在一家商铺,而且那家商铺的老板从来都是直接与大姐明镜单独见面。

而文国才在重伤两年后,就摇身一变,成了一家饭店的老板,借此来掩饰自己侦查员的身份,同时便于传递或者打探消息,或者物资转运等,在信息还不是很发达的当时,饭馆、茶馆是信息流通最快的地方了。

既然是饭馆老板,那就要有个老板的样子,老板嘛,无非就是希望多赚点儿钱,无论是谁,来者是客,笑脸相迎,和气生财。

然而乡亲邻里看到文国才对日伪军也一副点头哈腰的样子,十分的气愤,他们哪里知道,眼前这个一脸堆笑的老板,真实身份是我军侦查员,更不知道的是,他利用自己老板的身份做掩护,已经获取了不少重要情报。

1944年,文国才接到上级任务,配合部队围捕当地的一支日伪军,他一边笑呵呵地接待日伪军,一边寻找动手的时机。

然而还没等到动手,就被日伪军的一名警卫员发现苗头不对,这时侦查队队长迅速将这名警卫员解决掉,好在有惊无险,任务顺利完成。这些日伪军全部被抓获,当时饭馆有其他百姓,文国才的身份暴露,只好另换一个身份,继续抗敌。

被出卖,陷入绝境

文国才数年的侦查工作,有许多次都是有惊无险,顺利完成任务,而最危险的一次就是,上级派他去接收一批重要的军需物品。

接收点是一家商铺,因为商铺来往的人多,比较不容易引起注意。

文国才虽然不止一次去转运物资,经验丰富,但是每一次他都会小心翼翼,仔细观察周围的动向,确定安全后,才会把暗号加入到看似平常的对话中。

这一次,文国才依旧十分谨慎,然而他还没来得急确认好情况,就冲出十几名日军,拿枪对着他。

此刻他意识到,自己被出卖了,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他立刻表现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双手抱头,蹲在地上,用颤抖的声音说道:“太君,我只是来买货的小贩,我是良民啊。”

无论他怎样解释,最终还是被抓走了,他想:这次凶多吉少了。

此时的文国才,只有一个念头,为了避免更多的同志落入敌人手中,那就是死也不能说出半点消息。

“别暴露”三个字,绝处逢生

牢房内,阴暗潮湿,上面走来走去的是日军,下面拴着一群饥肠辘辘的恶犬,无论是谁看到这种场景,都会心生恐惧,但是久经战场的文国才,只需要稍稍定神,就恢复了理智。

恐惧是没有用的,此时,只有先一口咬定自己是个老百姓,才有生存的可能性。

文国才想,如果是一个老百姓,见到这样的阵仗,又会是什么表现?害怕,求饶,表明身份。

于是接下来,文国才便低着头一个劲儿地颤抖着解释自己就是个小商贩,去买货的,就是个普通老百姓,一个劲儿的求饶。

日军听不懂中国话,都是依靠身边的日军翻译官给他翻译,文国才看到翻译官对日军极尽谄媚,内心十分鄙夷,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一遍遍解释,自己是个良民,只是个普通老百姓,求放过。

此时的文国才,不禁有些感慨,同样是中国人,为何差距如此之大,虽然心里这样想着,但是嘴上依旧是在不停地说着求饶的话。

突然,日军翻译官大声呵斥文国才,顺势走到他跟前,对他耳语了一句:别暴露!

仅仅这三个字,犹如给文国才吃了定心丸,他知道自己很幸运,遇到了自己人,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淡定,他依旧,一口咬定,自己就是个普通老百姓,什么都不知道。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翻译官又对那个日军叽里呱啦说着什么,那个日本人最后点点头,表情由开始的凝重,变得放松下来,文国才猜想,日军翻译官应该是替他解释了一番。

最后,文国才被带走,又被关了起来,虽然没有被释放,但是免去了酷刑,文国才喜不自胜,内心对那位日军翻译官又是感激又是愧疚。

文国才想,那位自己人一定帮助过很多被关押的同志们,但是他自己却受尽外人的误会,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想到这,他对这位自己人肃然起敬。

虽然暂时没有性命之忧,但是要想办法逃出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遇帮手,逃出生天

在牢房里待了半个月之后,文国才判定日军不会再对他起疑心,便想着如何逃出去。

然而越狱,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没有成功,恐怕敌人就会加强防范,以后就再难有机会出去了,而且还有可能会连累到其他人,所以,一定要看好地形,做好准备,找准机会才行。

此时的文国才,不禁又想起了他的救命恩人,那名日军翻译官,他觉得像翻译官这样的无名英雄,值得被敬仰,被尊重,被记得。

他想如果自己可以逃出去,在合适的机会,一定要找到这位恩人,一定要替他正名,不让世人误会他。

正在文国才发愁怎样才可以逃出去的时候,牢房又关进了一个卖盐的老百姓,没有人会愿意在那种地方待着,文国才和他商量,两人一起合作,经过一段时间挖出一个洞,趁敌人夜晚换岗,逃了出去。

令人惊讶的是,敌人并没有再次抓捕他们。逃出来的文国才,第一时间与组织取得联系,把接头地点暴露的事情,向上级汇报,而他出于对翻译官安全着想,并没有说出翻译官帮助他的事情。

可是翻译官的模样深深地印在文国才的脑海里,而文国才也一直牢牢记得,打听翻译官下落,并打算在以后为他正名,让所有人都知道,翻译官是一名英雄。

寻恩人,无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文国才第一时间想到,要找到自己的那位救命恩人,可以将他的真实身份公之于众了,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名英雄,值得所有人敬仰而不是唾弃。

遗憾的是,仅仅隔了一年,可能是消息闭塞的原因,并没有找到那位翻译官,甚至连对方的生死都没法确定。

在文国才心里,却宁愿相信,翻译官还活着,只是像那些不问功名利禄的人一样,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在抗战时期,像翻译官一样的无名英雄,比比皆是。

他们默默无闻,无人问津,每天和敌人朝夕相处,做事如履薄冰,凭借着超凡的勇气与智慧,与敌人进行周旋。

他们不顾自己的生死,却会对身陷囹圄的同胞,冒着被揭穿的危险,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心中有必胜的信念。

面对民族大义,甘愿放弃自己的声誉,被世人唾骂,甚至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一份情报。

文国才想,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在被抓入牢房后,遇到了翻译官;有生之年,得以见证抗日战争胜利,得以安享晚年。

他真的只是幸运吗?

他曾与敌人厮杀三天三夜,最终将敌人歼灭,他也屡次在生死线挣扎,他是果敢的,从容不迫的。

回顾历史,老一辈革命战士奋勇杀敌,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和平,我们要珍惜。更要努力奋斗,将今日之和平来之不易铭记于心。

如果时光可以穿梭,我们希望可以对为国牺牲的烈士们,说一句:这盛世如您所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日军   伪军   营长   牢房   恩人   战士   敌人   物资   老板   室内   身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