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机器人地位日益重要 2022年后全球布局企业数量较多

救援机器人地位日益重要 全球布局企业数量较多


  救援机器人,是应用在灾后救援领域的特种机器人。救援机器人一般会配置通讯系统、摄像头、热成像仪等,必要时还可以携带生命探测仪。按照应用领域来划分,救援机器人可以分为陆地救援机器人、水下救援机器人两大类。由于陆地是人类生存主要环境,大部分需要救援的场景集中在陆地,因此陆地救援机器人产品种类更多,需求占比更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救援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自然灾害与人为事故的发生,会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例如地震、台风、海啸、洪水、泥石流以及火灾、爆炸、矿难、交通事故、核电站事故等。通常情况下,灾后环境恶劣,有二次灾害的可能,并且较多空间狭小,人力无法进入,若处置不当不仅无法实现救援目的,还会给救援人员带来危险。因此替代救援人员进入到灾难现场实施救援工作的救援机器人开发重要性突出。  

 消防救援机器人与地震救援机器人是最常见的两种救援机器人。消防救援机器人可以应用在山林火灾、城市大型建筑火灾救援中,可以进入浓烟、高温、有毒气体等高危险环境中,完成侦察、救援等任务。地震救援机器人可在震后废墟中的狭小缝隙中穿行,寻找被困人员,将信息传达给救援人员进行救治,拥有搬运与载重能力的救援机器人也可转运受困人员。  


 于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上工作平台不断增多,水下救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与陆地救援相比,水下救援环境更为复杂,救援人员生命安全难以保障,且救援效率低下。水下救援机器人可以最大程度的解决这些问题,但其面临着深水压力、海水腐蚀、海浪冲击等恶劣工作环境,相较于陆地救援机器人技术壁垒更高。  

 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在大力研制救援机器人。在海外,救援机器人相关厂商主要有德国施密茨、美国波士顿动力、Vecna Robotics、SuperDroid Robots、Vecna Technologies、Rovenso、ANYbotics等;在我国,救援机器人相关科研院所主要有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救援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目前研发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政府对救援机器人开发日益重视,2017年5月,科技部发布《“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推动智能巡检、现场处置、应急救援机器人等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技术装备投入使用,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这有利于推动我国救援机器人行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机器人   德国   日本   美国   水下   陆地   火灾   布局   年后   地位   数量   我国   环境   全球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