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措施缺乏配套,国内民航或更糟糕

今天(11.11)是个诡异的日子,先是股市涨得一塌糊涂。从昨天起,美国涨,今天沪深和港股都涨,涨得吓人。下午终于有消息,原来是防疫政策松绑:取消“航班熔断”,入境隔离“7+3”改“5+3”,不再检查“密接的密接”等等……

朋友圈一片叫好,仿佛大赦一般。媒体上各种消息都纷至沓来,说机票搜索量大涨云云。但实际上在拉总看来,出门并非那么容易。而且如果配套措施跟不上的话,国内民航的局面或许会更加糟糕。

图:艰难度日 摄:拉上窗帘

松绑当然很好,受到人民欢迎。它代表着防疫政策最严厉的时候已经过去,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宽松,直至与国际接轨。现在全球130多个国家都完全取消了限制,已经都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了。

但问题也从中而来。病毒并未消失,用核酸检测的话,国外还是一大片一片的阳性。只不过由于毒性减弱,很多人都没有症状罢了。在这种情况下取消熔断,增加国际航班,毫无疑问将带来不少病例。只要有一两个“漏网”的,恐怕还是会造成大面积传播。

图:传染性太强,病毒不好防 摄:拉上窗帘

今天的政策还要求不搞区域性的大面积核酸检测,不要动不动就“封城”或“静默”。这种提法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它没说阳性病例太多时怎么办。它今天的建议还是“封闭”,封“单元”。但单元全部封掉就等于封楼,居民楼全被封就等于小区被封,所有小区都有病例又怎么办呢?——那岂不还是等同“封城”乎?

是不是可以出台配套措施,比如说病例达到一定密度时才宣布为风险区?或者干脆搞一片试验区,看看究竟能有多少病人发展为危重,当地医疗资源是不是能够应对呢?

图:广州最近航班锐减 摄:拉上窗帘

现在广州、重庆和北京等地的病例依然不少,全国每天新增“确诊”和“无症状”相加的话已经破万。因此如果不出台“病例太多怎么办”的相应配套措施,各地恐怕还是以“隔离”为主,不可能不严查核酸和行程码,出行的难度并没有降低。

三年的防疫经验,有媒体说“静默”是最好的方式。因此从逻辑上说,“最好的方式”如果不再使用了,局面肯定会更加难堪。因此一种可能的结果是,病例数持续上升,各地对机场车站严防死守,被强制隔离的城市越来越多,出门意愿继续下降,航班越来越少……

图:遭遇隔离非常麻烦 摄:拉上窗帘

随着三年的宣传,我国民众对病毒都非常害怕,恐惧得要命。前些日子郑州富士康就是个例子,工人们吓得徒步外逃。以至于官员开口说这是“自限性疾病”,不用吃药便可以痊愈。

做事情不应该自相矛盾,必须配套才行。要想科学防疫,必须科学宣传。有了科学的态度,工作就会好做一些。现在既然提出“不搞大规模封城”,那就应该拿出“病例持续上升”时的策略。不然点点面面连起来,还是等于封城,还是会影响富士康那样的关键企业,还是会非常地棘手。

图:服务无小事 摄:拉上窗帘

社会服务需要具备精细的头脑,制定政策时一定得把前前后后都想清楚。就拿“隔离7天”改“隔离5天”来说,宣布政策很简单,后面的人们痛苦减小了。可是当前受影响的人们怎么办,是不是也应该同时拿出个措施呢?

因为就连拉总也是“当事人”之一,上周日用餐的小饭馆在周六有病例到访,因此现在正被隔离在家,第六天了!问居委会是不是明天就可以“重获自由”,到现在也没个说法哇!


文章或有谬误。转载封号自负。

↓ 喜欢拉,拉到底!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措施   核酸   阳性   防疫   病例   民航   航班   窗帘   病毒   政策   科学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