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智能化加速,新能源下半场真正开始了?

新能源车这两年的销量突飞猛进,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会先考虑新能源车型。新能源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最大的区别就是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这两大方面。

我们最近开始听到“新能源下半场开场了”的声音,从野蛮生长的新势力到实力雄厚的造车“国家队”,从产业链到终端市场,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电动汽车持续加深智能化”的过程。

当电气化的过程足够长,那么带来的结果是设备智能化,以及产品更高的技术含量,让有自主研发能力、有技术壁垒的核心供应商能够不断地成长,智能化产品顺势成为这个时代的必需品。



一、为什么是智能化?

电气化和智能化从关系上来说应该是一体的,但为何又分为上下半场各自发展?电气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将成为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智能化是在电气化趋势下,被抹平动力、操控的差异化后,探索出的全新护城河。

智能化拥有强大的用户交互和连接能力,以更好的数据处理以及利用数据来建立模型,也是实现厂商与用户建立连接的桥梁,为传统行业注入新能量

图片来源:亿欧智库

那又为什么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不是传统汽车智能化?我们从行业产品技术这三层原因来看:

1、行业大趋势

行业趋势使电气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潮流合二为一,当下一代产品注定是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智能化的研发投入自然将搭载在新能源汽车。

2、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驱动新能源汽车不断寻求软件层面的差异化,一方面软件研发投入不断加剧,持续探索如何将软硬件解耦,以充分开发差异化的软件能力;另一方面电动汽车不同于燃油汽车,动力的差异化要素被抹平,新的差异化功能只能从软件层面寻求答案。

3、技术基础

技术基础使得新能源汽车更能够承载智能化技术,从座舱到智能驾驶,越复杂的智能化配置意味着更高的算力要求和更复杂的传感器环境和网联架构,而这一些都依赖于更强的电力支持和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


二、如今智能化三分熟还是七分熟

在电动汽车电气化时刻,“智能化”才是产品核心竞争力。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如果纯粹是动力源从汽油变为电池这一点,本身是不具备太大吸引力。因此电气化之后,应该还要有“特色卖点”消费者才愿意买单。

智能化并不是单纯地弄个智能中控屏那么简单,而是把车内的所有控制系统、电气系统统统融合,才有可能实现消费者认可的智能化程度。我们来看看目前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的特斯拉和比亚迪,汽车智能化到什么程度了:

特斯拉除了管理层富有创新技术思维,持续高研发保证技术领先,它的智能化策略非常激进,不管是特极致动力还是个性化的智能属性,都是在标榜着敢为人先的个性。特斯拉通过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并配合数量最大的车队不断提供用于深度学习的真实路况数据,拥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算法迭代效率。未来一旦特斯拉的摄像头路线被证明可行性,相对于激光雷达路线将体现出极大的成本优势。

比亚迪靠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也布局站稳了制造全产业链,供应链自成体系成本优势保障不受外界影响。全产业链对于技术本身的支持力量很大,前期积累的市场规模为下一步的智能化研发提供成长土壤。


图片来源:比亚迪全球开发者大会

不可否认,汽车智能化功能已成为衡量产品价值、品牌价值的重要参数,也是绕不开、不可逆的趋势。


三、电动智能化是未来十年确定性趋势

新能源汽车成为下一个可以大量运用科技的载体,也是另一个让用户进入虚拟世界的入口,是不是也会像智能手机一样从一个通讯工具变成了一种全新的商品、服务连接器呢?这里面充满了想象。

基于智能科技,汽车实现了根本性的更新换代,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将会是竞争的关键。

1、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汽车是一种需要驾驶员辅助或者完全不需操控的车辆。作为自动化载具,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不需要人类操作即能感测其环境及导航,以雷达、光学雷达、GPS及电脑视觉等技术感测其环境。

电车智能化中自动驾驶的功能演进

在一份对2022年中国自动驾驶汽车的消费者体验调研中,显示超过半数(57.0%)消费者对无人驾驶汽车持支持的态度。随着传感器装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优化,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帮助企业和消费者降低成本。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自动驾驶依靠车路协同和单车智能技术,能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确保消费者安全。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推广方式是以共享出行作为切入点,以用于城市公交、网约出行等场景,助推城市交通走向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2、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是实现车内智能设备的软硬件互联,以智能化的车作为平台、全面车内外感知为基础,将语音与触屏、情绪识别、手势和人脸识别等融合而成的智能座舱,正成为当下智能汽车的标配。

智能座舱科技配置需求的相关消费习惯尚在培育阶段,但仍有超过60%的用户认可智能座舱的价值,并有望实现需求的转化,反映出用户层面的智能座舱需求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数据来源:前瞻研究院

作为承载和实现一系列汽车智能化应用和服务的空间,智能座舱在智能汽车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它未来汽车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智慧汽车价值的一项。

3、车路协同

车路协同统筹的是车、人、路及实时交通的动态信息,把之前单独造车、做通讯、做设施做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再通过先进的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达到“孤岛信息”互联,实现车况、路况、交通动态信息的共享。

它能解决红绿灯信号推送、绿波车速、绿灯起步提醒、闯红灯预警、道路信息播报、电子路牌,能够有效提高路口通过效率,降低城市道路拥堵。




我国从产业结构升级、能源安全等多角度考虑之下,已在大力推动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

2020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稳居世界第一,预测2025年将超过1000万辆大关,中国市场将继续引领智能电动汽车的产销增长。随着自动驾驶、云计算、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由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催生的智能网联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定义从纯硬件变为“硬件+系统+软件+服务”,智能化形成新增拉力,规模化使上下游产业链与整车形成互动,涉及到的产业链会更长,影响的产业更加广泛。

虽然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不少,不过行业的进步速度非常快,任何一个新兴行业的进步过程,必然是“挑战与发展”共同进行的。新能源汽车不断地发展,消费者有可能越来越有品牌忠诚度,因为智能化使得产品有机会构建一个生态系统,要让消费者不断获得更好的体验,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链接」

关注【苏昕Andy】

获悉新能源最新资讯解读行业热门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新能源   特斯拉   座舱   下半场   产业链   电动汽车   消费者   智能   汽车   行业   产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