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回归”,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为了什么?

最近,供销社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在资本市场上只要和供销社概念搭边,那便是一场资本的狂欢。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以让逐渐消失在人海里的供销社重回大众视野?

一则消息引爆“供销社”

近段时间,多地供销社纷纷透露其基层社恢复重建成果,例如湖北省基层社社员达到45.2万人,其中,农民社员人数5年增长6倍多,由2016年5.15万人增至2021年33.3万人。宁夏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透露,截至目前,全系统基层社总数达到249个,乡镇供销合作社覆盖率由2017年的56%提升至92.7%,服务覆盖面达到95%以上。

这些报道,无疑都在挑动市场和大众的神经,尤其是在有了业绩快速增长的预期后,市场快速瞄准了这块香饽饽,资金大量流入造就了一场资本狂欢,而这场狂欢同时又在不断地吸引公众的目光和他们源源不断的资金,都期待着可以切到一块大蛋糕(无论是打算短期博弈还是长期持有),于是乎,供销社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瞬间被引爆。那如此火爆的供销社又是何方神圣?

供销社简史

供销社来源于计划经济时期。1950年我国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主要负责统一管理全国的供销、生产、消费和手工业合作社,1954年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可以说,当时的供销社几乎包揽了几亿农民的买与卖。 对于供销社而言,他们不仅卖东西,也买东西。农民的农副产品,通过供销社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国外。

受益于市场化改革。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成为过去时,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1995年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并于2002年,供销社提出了市场化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是供销社和供销社下属企业分开,自负盈亏,并引入社会资本。截至目前,供销总社系统控股(或参股)至少有12家上市公司。

新时代绽放光芒。虽然众多供销社门市部已经店去人空,但是供销社却从未离开我们。如今的供销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着万亿元销售体量的庞大系统,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净利润方面,2020年达到518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超市巨头沃尔玛在2021财年营收为5591.51亿美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约为3.97万亿人民币。2021年,阿里巴巴全财年收入7172.89亿元,腾讯收入5601亿元,百度营收1245亿元,华为营收6340亿元,全国供销社全系统销售总额大于沃尔玛2021财年营收,也远远大于阿里+腾讯+百度+华为的营收总和。新时代,供销社正以全新的面貌继续服务于我们大众的日常生活,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供销社为何“回归”?

市场不会无缘无故追逐热点,供销社“回归”也并非偶然。究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乡村振兴”。历年来,乡村振兴一直是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而供销社的服务职能之一正是“服务三农”,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浙江“三位一体”,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实践中,供销社更是作为其实践的核心,统筹各方,助力乡村振兴。所以说供销社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角色出现,新时代必将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民共同富裕。

我是牧野,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供销社   华为   总社   大众   供销合作社   供销   基层   乡村   农民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