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用了什么心思将皇位传给雍正,雍正又是如何明白的?

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在畅春园驾崩,皇四子胤禛继位为帝,年号雍正。关于康熙帝为何选择胤禛继位,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有无数的推测、演绎和猜疑。

有的说胤禛篡改圣旨,得位不正;有的说康熙临终头脑昏聩,所托非人;还有的竟然说康熙病重时,胤禛随侍在侧,眼见康熙不行,害怕皇位流落他人之手而自己沦为鱼肉,因此勾结隆科多等人毒杀康熙,篡位登基……

如果,康熙皇帝真的是要传位老四胤禛,那么,在九子夺嫡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一定为胤禛做过铺垫,用过心思,这是毋庸置疑的。

康熙因为废太子之事,伤心劳神,得了一场大病。诸子忙于培植势力、争夺储位,哪有心思去关心父皇的病。只有胤禛和胤祉寻医送药,嘘寒问暖,朝夕伺候,关怀备至,大得康熙欢心。所以,在胤礽废而又立时,胤禛与胤祉、胤祺一起被封为亲王,地位超过了胤禩等兄弟,可谓异军突起。

胤禛很善于伪装,也很懂得韬光养晦,极力避免因锋芒太露而遭人嫉恨。胤禛能在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与各方面都保持良好的关系,他潜伏爪牙,有效地保护自己。他装作关心胤礽,同时也和胤褆等人保持一定的联系。对其他兄弟,他在康熙面前只说好话从不说坏话。有人遇到困难时他都能伸出援手。

他被封为亲王后,主动上奏要求降低爵禄,提高其他兄弟的爵位。他如此煞费苦心,很得康熙欣赏,赞他明白事理,从此获得了康熙的信任。

当康熙帝第二次废太子之前就在心里萌发了准备将皇位交给四阿哥胤禛的打算,最后决定传位于皇四子胤禛,是在第二次废太子胤礽后就更加坚定了传位于四阿哥胤禛的决心。

在康熙看来,四阿哥胤禛从来就没有觊觎过皇位,通过打击,八阿哥胤禩也老实多了,将来可以让胤禛、胤禩辅佐胤祯。现在主要任务是培养他,康熙安排十四阿哥西北平叛,可以控制军队 ,建立功勋,历练能力,树立威信。

虽然关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被讨论了三百多年,但是无论是合法的还是真的有什么猫腻,雍正都是康熙最好的选择。康熙为何最终会把皇位传给老四呢?

其实总结一句话就是,老四胤禛弄明白了父亲康熙的心思,知道他到底在担忧和惧怕什么,故而,抓住问题核心的他登上皇位,是必然的结果。

康熙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但到了晚年,朝廷开始出来腐败之风,为了自己“仁君”的名声,他不愿意对违法官吏加以制裁,不想因为严惩官吏被后人骂作暴君。

胤禛继位之后,越明年改元雍正。为避圣讳,所有兄弟们的名字都改“胤”为“允”。唯一例外的是胤禛的异母弟,康熙第十三子允祥。在他死后,雍正赞他是“自古以来,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命配享太庙,并赐谥“贤”,允许他的名字上一字仍然用“胤”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雍正   皇位   公忠体国   昏聩   心思   阿哥   官吏   太子   康熙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