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穷人娶不上老婆,怎么传宗接代!“典妻”应运而生!你知道吗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清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继承了封建王朝发展的巅峰,但也达到了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最高光时刻。但是中国社会的没落也是从清朝开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昏庸无能。导致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数千年来从来没有过的被殖民状态,中华民族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清朝的经济非常不平衡,大量的商贾富豪,坐拥无数的财产。但很多平民百姓却过着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生活。甚至有很多清朝的穷人连娶老婆的本钱都没有。在中国,自古以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生子是人生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繁衍至今的原因。但是清朝的穷人连迎娶老婆的本钱都没有,那么他们又是如何繁衍自己的烟火的呢?

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统治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苗头。清朝统治阶级贪图享受,消耗着前人所累积的财富。对于世界的进步却浑然不觉,从清朝末期开始一向领先于世界的中华民族开始落后于西方列强。但统治阶级对此却不所为然,依然过着奢靡的生活。面对西方源源不断的新意识,新思想的输入,清朝政府不然没有张开眼睛去看世界。反而为了麻痹百姓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而对内则进行愚民教育,使人民百姓得不到基本的认知。这些举动完全加速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中的落败。

在当时的清朝特别是清朝末期,鸦片战争之前这段时期。清朝政府进行了大量的愚民政策,禁止人民掌握新知,也禁止使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对内则加强了精神控制和封锁,首当其冲的就是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优化”。科举考试自古以来都是统治阶级录取先进人才的唯一手段,虽然有很多糟粕,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古往今来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名人以及对中华民族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物,大部分均来自于科举考试所选拔的。

但满清政府为了严格控制百姓阶级,科举考试不再是唯一能体现才能的地方。根据历史记载,在清朝晚期通过寒窗苦读所进入政府的人比例降到了不到20%。而其他大部分官员则是通过商业捐赠,皇亲国戚的继承爵位得以上位。这样清朝政府堵住了绝大部分人民向上的发展空间。也同样正因为如此,大量的官员不再像以前那样历经图治而是勤奋为民。而更多的是把做官当成一种生意,一旦上位便强征暴敛成就自己的财富之路。

于是中华民族陷入了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时期,大量的农民在地主与官僚的双重剥削下破产。丧失土地后,只能寄生于大地主阶级被奴役。小农经济几乎完全崩溃,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失去生活来源。根据历史记载,在清朝晚期大量的赤贫人民涌入大城市,他们没有土地没有生活来源,大部分都是失业的手工业者和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衣食无着落更不谈娶妻生子。

在中国娶妻生子是两个家庭的联姻,自古就有要有三聘六礼。但是在这种严酷的社会背景下,衣食尚有困难,三聘六礼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大量的底层人民终身都无法完成娶妻生子家族繁衍的任务。

但是人总归对于生活都是有欲望的,特别是中国在非常讲究家族传承的大背景下。于是出现了一种非常畸形的思想,那就是结不结婚并无所谓重要的是能延续香火就可以了。所以从三聘六礼退化到有老婆就行,当连老婆都娶不起的时候,便只想着生个小孩就可以了。有市场就会有需求,随之而来的便是很多封建糟粕来满足这些人的基本需求

在清朝末年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词语叫“典妻”,众所周知,典当是指把自己的财物抵押给当铺换取一些资金。抵押人在一定时间内还钱,便可以重新赎回自己的财物。而这个典妻,这是将自己的老婆抵押给别人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一般都是一年为期限,并且一年之后妻子奉还并且还不用还钱。通过这个解释,我相信大部分朋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其实就是只收取一笔钱,让自己的老婆在别人家住一年并且为其生育。也许我们现在说起来觉得完全无法理解,但是在当时这也许是一个家庭唯一谋生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鸦片战争   老婆   传宗接代   封建王朝   科举   清末   统治阶级   应运而生   清朝   中国   中华民族   穷人   土地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