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杂记之二 冬至祭祖纪实


【原创】作者:黄晓明

冬至之日,正好是粮食作物收储完成、家禽家畜养育正肥之际。于是,远古的农人,利用这段农闲季节,虔诚地向祖上汇报全年的农作物收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之事。同时,也借祭祖的机会,宰杀家禽家畜,做好糕点,供上果蔬等等祭品,及至祭祀仪式完成之后,顺带犒劳一下辛勤劳作的家人们。于是,冬日祭祖的习俗,慢慢地延续至今。

今年冬至前两天,恰逢周末,融融的冬日,无遮无拦地宣泄在幽蓝的晴空里。徐徐的微风、和煦的阳光,天赐良机,最是舒适的出行日子,更是登高瞭望的大好时机。一大早,带上香烛、祭祀品,随着川流不息的车流,穿过混乱无序的、同样是急匆匆赶去祭祀的人流,来到了本地的公墓区。

只见一座座排列齐整的坟台前,挨挨挤挤的聚集着大大小小的家庭,或虔诚地上茶献酒、烧香磕头,或围拢在一垛垛呼呼作响、熊熊燃烧的阴币火堆旁,一片片冲天而起的纸灰,伴随着阵阵炸响的鞭炮声,摇摇曳曳地飘向远方。于是祭祀的人们争相打趣道:“先人们正在高兴地收纳烧给他们的纸钱。”

烟雾弥漫中,一对老年夫妇,急匆匆地在混乱的人群中,寻找着自家先人的坟冢。只见穿着斯文得体的男人,双手各拎着一袋祭品,跟随在带着墨镜,打扮稍显时髦的女士身后,逐个辨认自家先人的坟台。“不对不对,不在山顶这边的位置,应该在下面几排,你去看看”,于是男人不太利索地手脚并用,跨过一坎坎坟台,低头仔细辨认起来。“这边也没有,应该还是在你那附近,你再仔细瞧瞧”,最后时尚女人摘下墨镜,终于发现竟然就在她自己的跟前。于是,男人重又爬回到女人身边后,收集起之前祭祀时留下的茶杯酒杯等器皿,前往水龙头处清洗。

及待返回时,恰好附近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炸响,老人陷入了一团弥漫的硝烟中,顿时慌了神,不幸再次认错了坟冢。“文文~文文哦,文文诶~~~,坏了坏了,我老婆不见了(意指消失了)”,饱含凄惨的哭腔,伴随着烟尘,在空气中弥散开去。随着烟雾散尽,在老人站立上方的坟台前,传来一阵嘤嘤的哭泣,“死老头子,你在诅咒我是吗,是不是巴不得让我早点溜进坟墓里去,你好再找个小老婆,是吗?”随即,老妇人一把扯下墨镜,双手不停地拍打着膝盖,跌坐在坟地前,嚎啕大哭起来。“没有啊,没有诶,我哪敢诅咒你哦。你不是知道我眼神差吗,鞭炮声这么响,烟雾这么大,我不小心走错了地方,恰巧你身子又蹲下了,我一时没看清,失口说了不该说的不吉利的话”,只见老人跌跌撞撞地奔向爱人,一把搂住,竟然也呜呜咽咽地哭泣起来了。就在老夫妇俩相互抹去对方的眼泪,彼此安慰之际,又一阵不和谐的、令人惊惧的、刺耳的老人机铃声响起,老先生连忙掏出手机,凑近眼前一看,连声说道:“不敢哭了,不敢哭了,儿子来电话了”,“爸爸,叫妈妈接电话,老弟(LaoTei,意指小孩)哭着闹着要找奶奶”,“奶奶,你怎么也哭了呀”,“奶奶没哭,奶奶没哭,只是不小心被烟尘呛到了……”

“哎呦,碌(烫)死了,碌死了,疾(疼)死了,疾死了”,“是不是,是不是,先前老人家在世时,让你对老人家要耐心点,不敢动不动就因为他们耳背,随便大声呵斥。现在好了,他们用香灰来惩罚你、报复你”,一旁又传来一对中年夫妻戏谑的揶揄声,“唉!就你最孝顺,就你爱乱联想……”

冬至日的祭祀活动,先前时期,除了告慰先人、犒劳家人。如今,还兼具了结伴郊游、登高望远的功能,似乎更增添了不少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冬至   坟冢   祭品   家畜   鞭炮声   先人   烟尘   杂记   墨镜   祭祀   纪实   奶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