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后,死后举行国葬,孙中山称其为女中尧舜

1913年,隆裕皇太后薨逝于长春宫。时任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下令全国降半旗,为隆裕太后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

回顾隆裕太后的一生,其实她过得并不幸福,或许慈禧太后只是把她当成自己把持朝政的一颗棋子。

1868年,隆裕太后出生,父亲叶赫那拉·桂祥为她取名静芬。当时,叶赫那拉家族正直鼎盛时期,父亲叶赫那拉·桂祥虽无所作为,但亲姐乃当今皇帝之母慈禧太后,二姐则是皇帝叔父醇亲王的正室福晋。

有两位得势的姐姐,叶赫那拉·桂祥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静芬出生时,家中已有一个姐姐,姐姐形貌昳丽,文采斐然,深得父母喜爱。

而静芬从小不哭不闹,也不大爱说话,甚至有些木讷。两相对比,父母自是偏爱姐姐一些。

那天,三岁的静芬和母亲到醇亲王府吃满月酒。姑母抱着刚满月的载湉,看到静芬时,姑母笑着说道:“静芬,这是你的小弟弟,快看看可不可爱。”

静芬愣了一会儿,不知道说什么,只觉得姑母怀中小载湉白得像个面团子一样。

看着静芬不语,母亲忙对福晋说道:“这孩子从小便不爱说话,姐姐莫怪。”

福晋仍是一脸慈爱:“怎么会呢,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会好。”

那时,母亲会经常带着她们到醇亲王府走动,很多时候,姑母也会带着载湉过来。一来二去,静芬慢慢的和这位表弟熟络了起来。

静芬在别人面前木讷寡言,可跟小载湉一起玩的时候,她觉得非常开心,因为小载湉会追在她屁股后面叫她静表姐,会拖着她放风筝。

以前,从没有人会跟她玩这些,姐姐每天都在学那些大家闺秀该学的,府里的下人更不会陪她玩这些无聊的东西。

或许是被忽视久了,静芬变得孤僻,沉默。

家里人觉得她太木讷了,便为她取了个小名,叫喜子,后来,连下人都会叫她喜子小姐,可静芬并不喜欢这个名字。

有时,她们喊这个名字时,静芬便不应。

七岁那年,静芬听说载湉要进宫当皇帝,姑母为了这个事情哭了一晚上。

静芬问母亲,为什么载湉要去宫里当皇帝。

慈禧太后与隆裕

母亲告诉她,因为宫里皇上不在了,自然要重新选一个。


静芬不解,又问母亲:“选别人不可以吗,为什么要让载湉进宫,载湉进宫以后我还可不可以去找她玩。”

母亲笑了:“真是个傻孩子,宫里是随便能进去的,连母亲都得经过传召才能进去,你一个小孩子,更不可能进去了。”

静芬有些失落,载湉进宫了,以后便没人和她一起玩了。

自那以后,静芬又变得沉默寡言。

1888年,载湉年满十七,还有一年便可以亲政,但已经执掌清王朝政权多年的慈禧太后怎么可能甘心放权。

经过多番斟酌,慈禧太后看上了静芬。听说这个侄女从小性格柔懦,并无主见。慈禧太后觉得这样的人肯定听话,可以为自己所用,便钦点静芬为载湉(时为光绪皇帝)的正宫皇后。

慈禧太后

那年,静芬已有二十岁。同龄的女子早已嫁为人妻,只因自己才貌皆不出众,尚未遇得良人。

赐婚的懿旨一大早便传到了府里,全府上下喜不自胜,都认为静芬命好,能做皇后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

可静芬并不这么想,姐姐才貌皆在自己之上,仍只婚配了辅国公载泽,自己怎么能当好皇后呢。况且还是嫁给载湉,在静芬的记忆中,他还是那个跟在自己后面的小孩子,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模样,也不知他是否还记得她。

大婚那日,静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入宫了。大婚的礼仪实在是太多,经太和门入宫,静芬一步一步走向毫无可知的未来。

经过层层繁文缛节,静芬终于来到钟粹宫。丫鬟扶静芬做到床上,此时,天已晚,月正深。

一天没吃东西,静芬又困又累,但盖头还未掀,她只能静静的等待。过了许久,静芬才看到有人走到跟前,他转悠了一会儿,终是掀起了盖头。

静芬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郎,少年早已没了当初那个孩童的影子。

静芬不语,载湉先开了口:“静表姐,你我已多年未见了,不曾想再见面竟是以这样的形式。”

静芬起身行礼,却被载湉拦住了。拉起静芬道:“行了一天的繁文缛节了,不必拘礼。”

静芬问道:“这些年,你在宫中过得好吗?”

载湉先是一愣,回过神来,对静芬道:“好不好的,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说出去别人也不知道。”

思索了一会儿,抬眼看着静芬:“静表姐,我知道老佛爷让你进宫的目的,你也别事事都听她的,以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你做你的清闲皇后,我做我的逍遥皇帝,你看可好。”

静芬未料载湉会对她说这些话,站起身来,似是有些激动:“我从未想过要对你做什么,也从未想过和老佛爷联手掣肘你。”

光绪皇帝

载湉也觉得方才自己言重了,道:“静表姐明白便好,我还有些政事未处理,就不打扰静表姐休息了。”说完起身便走。

次日,静芬到宁寿宫拜见慈禧太后。看着姑母满脸威严,静芬不免有几分害怕。

喝过茶,慈禧转过头问她:“听说皇帝昨晚没在你宫里住下。”

静芬低声道:“皇上说还有政事为处理完,臣妾也不好阻拦。”

慈禧重重的把茶杯放到桌上,里面的水溅了一些到桌上。

“无用,你要知道如何抓住皇帝的心,像这样下去,如何能成大器。”

静芬连忙下跪,向慈禧认错。

慈禧轻叹:“起来吧,你是我亲侄女,难免会对你严苛一些,你刚入宫,慢慢来吧。”

在宫里的日子,静芬觉得极其不自在。宫礼繁多,勾心斗角更多,静芬实在不喜这样的生活,可又无可奈何。

那天,珍嫔和瑾嫔两人来钟粹宫请安,那是静芬第一次见这姐妹两。

珍妃

姐姐瑾嫔温顺和善,妹妹珍嫔性格开朗,桀骜不羁。

听闻皇上更喜珍嫔,每日都是珍嫔侍奉左右。

看着珍嫔的样子,静芬总是自惭形秽,不怪载湉不喜欢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可人,载湉肯定是开心的。

没过多久,珍嫔晋封为珍妃,光绪皇帝很是喜欢这个既工翰墨,又善棋的丫头,两人常读书互诉见解之道。

那日,静芬亲手做了一份点心,欲送往养心殿给正在处理政事的光绪帝。到门口时,宫女太监欲行礼,静芬嘱了他们不必惊动皇上,自己进去便可。

谁知还没到门口便听到珍妃的声音,静芬听到两人在谈什么新政,变法之类的。静芬止了步,终是没进去,自己也不懂得这些,进去也是话不投机,把点心交给太监后便走了。

谁知才过了一日,珍妃便被慈禧降为贵人。理由是干预朝政,破坏家法。

不仅如此,慈禧还要对其施行“褫衣廷杖”。当时,光绪帝跪了两个多小时,请求慈禧不要惩罚珍妃,但仍然无济于事。

静芬也为其求情,一个妃嫔,哪里受得住“褫衣廷杖”,却被慈禧斥责回去了,认为她作为皇后管理不好嫔妃,本应同受责罚,但念其不知情,并未责罚。

张檬所饰演的珍妃

事后,静芬去看望珍妃,光绪坐在一旁,看着珍妃被打成这样,心疼不已。看到静芬时,瞬间没了好气:“你还来干什么,用不着在这里假惺惺。”

静芬立即说道:“皇上说的什么话,我只是来看一下她。”

光绪没看静芬一眼:“若不是你向老佛爷告状,她何至于此,那天你来送点心,我们正在里面谈论关于朝政的事,隔天老佛爷就知道了,不是你还有谁。”

静芬不解:“不是我说的,我也从未跟老佛爷说过关于你们的任何事,不管你信还是不信。”

那天,静芬不知自己是如何走回钟粹宫的,她不知,原来在他心里,自己是这样的人。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携光绪和静芬出逃,临行前,命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溺亡。

光绪知道珍妃不在人世后,伤心不已,与珍妃在一起的时光是他自四岁入宫后,最开心的一段时日。珍妃死了,光绪的心也死了。

隆裕太后

最初,他对静芬还有敬重之心,此后,他对她便不闻不问。

后来,光绪帝被慈禧幽禁于西苑瀛台 ,慈禧对外宣称他因病不能理事。幽禁的日子,静芬整日忧心忡忡,多次去慈禧处求情,请求她放过光绪,但慈禧拒不松口。

那天,静芬偷偷到西苑瀛台看他,此时的光绪已形同枯木,没了那个少年郎的模样。

她轻轻叫了他一声,回过头,光绪看到了静芬:“怎么是你,你和太后联手害我至此,我这辈子都要断送在这个地方了,你满意了吗?”

静芬红了眼,不再忍耐:“这么多年了,你视我为眼中钉,你觉得很多事是我跟太后告密,可我从未做过这些,我何尝不是太后的一颗棋子。”

顿了一下,静芬继续道:“我来只是想告诉你,好好活下去。当年跟在我身后的那个小载湉不是这样子的。”

静芬未做停留,走出了瀛台。看着静芬的背影,光绪想叫住她,可终究还是忍住了,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静芬。

1908年,光绪驾崩,慈禧立溥仪为帝,叶赫那拉·静芬为太后,是为隆裕太后。同年,慈禧太后薨,隆裕太后垂帘听政,与摄政王载沣共掌朝政。

隆裕与溥仪

可并无任何实权的隆裕太后表面虽是垂帘听政,对朝政之事却并不干预。

辛亥革命后,隆裕太后下达最后一道懿旨,颁布《清帝逊位诏书》。下旨时,各个王公大臣都没有主意,隆裕太后在朝堂上放声大哭,她说:“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

自此之后,清王朝覆灭,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随之覆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太后   光绪   国葬   姑母   朝政   老佛爷   表姐   慈禧   皇帝   姐姐   母亲   女中尧舜   孙中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