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育儿路上的那些坑…你被坑了吗?

#2022育儿季#本人育有三个女儿,一个六岁一个三岁,还有一个现在刚满9个月,作为一个育儿小白,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虽然坑过娃也被娃坑过,但也算成功的将三个女儿养得肉嘟嘟,白嫩嫩的,可爱又伶俐~ 今天我就说说大女儿,在此附上照片为证!

哈哈,虽然大部分的因素是由基因决定的啦,当然我绝对没有自夸的成分,只能说大女儿太聪明,光是挑着我跟她爸好的地方完美结合在自己身上了,所以两个半斤八两的人就这么成功拥有一枚小小可人儿~ 心里真的默默开心了N+1次...

言归正传,好不容易把大女儿拉扯到如今,小家伙开始摇摇晃晃的走路了,细数这一路走来,真的是踩了不少坑,由于自己没经验加上育儿知识浅薄,真的是没少坑了大女儿... 当然,自己也摔得不轻。

细数育儿路上的那些坑......

遭遇一:奶水不足,孩子每次都吃不饱,倒不如早点添加奶粉?!

当妈之后,第一件比较尴尬的事大概就是母乳了,但是母乳妈妈都知道,有了第一次和宝贝的亲密接触之后,取代尴尬的就是莫名的幸福感了。每次看着怀里的小人儿大口大口的满足的吮吸吞咽的时候,初为人母的我们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母性的光辉从此笼罩着自己。


不得不说,我就是在母乳的路上踩了第一个坑。

每次给大女儿喂完奶,大女儿都是无法满足一样的继续哭闹,因此身边的长辈一直在旁敲侧击的提醒着我的奶水不足... 从婆婆到老妈,看着哭闹的小孙女,她们特别心疼,认为小家伙吃不饱,她们催促着我添加奶粉,半推半就的我,为了坚持纯母乳,被迫延长母乳时间,一次喂奶时间达到了历史高峰,半个小时。

后来在大女儿第一次新生儿体检的时候,在儿科科室某个角落里喂奶的我,被医生一语惊醒,喂奶时间太长,不利于乳汁的重新分泌,会导致奶水越来越少!

事实上,每次母乳的时间为一侧乳房十分钟是比较合理的。一般新生婴儿从前四分钟就可以吸到总奶量的80%-90%,后面几乎吃不到多少奶。但是接下来的六分钟则可以通过吮吸刺激催乳素的释放,增加下一次乳汁的分泌量,同时通过接触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也满足新生儿的口欲期口唇吮吸的需求。单次母乳的时间过长不仅不利于乳汁分泌,也可能导致新生儿吸入过多的空气而出现腹胀,溢奶等不适,所以大女儿在第一个月里为何频频溢奶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所以在此建议母乳妈妈们,特别是像我一样在旁人的“屡次提醒”下严重怀疑自己奶水不足的妈妈,合理的母乳时间是一侧乳房十分钟左右,切勿过度延长。哺乳期间,饮食清淡为宜,太过油腻营养反而不利于乳汁分泌,而且一定要摄入充足的水分。不要轻易放弃母乳给孩子添加奶粉,一旦添加了奶粉,就意味着提前结束母乳之路啦,要知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第一口粮,多让宝宝吮吸刺激有利于促进乳汁分泌,但记住,多吸不等于一次性吸太久!

遭遇二:关于纸尿裤会造成红PP,甚至导致O型腿的种种弊端?!

个人觉得纸尿裤这个发明简直是太伟大了!不仅快捷方便,节省了洗尿片的时间和劳力,更避免了半夜起来换床单换衣服的各种折腾,最重要的是,每次听着妈妈吐槽着她过去带我的时候是怎么日复一日的有洗不完的尿片,忍着胃里的翻涌与便便各种抗战的经历,我就不寒而栗!真的感谢发明了纸尿裤的那个人,比心~


但是老人家们不这么认为啊~ 穿纸尿裤多大的危害啊!都把宝宝的小PP憋红了!都把宝宝的腿整弯了,以后说不定就O型腿了!更何况这么热的天,穿开裆裤多好啊,透气,凉爽,多舒服!So... 真的是这样吗?

我想说,别闹了~ 我大女儿从出生穿纸尿裤至今,我真的没发现任何一个上面所提到的纸尿裤导致的问题。

首先必须声明,很多宝妈提到的宝宝出现红屁屁的问题,绝大部分都是错怪了纸尿裤,导致宝宝红屁屁的大部分原因是皮肤接触排泄物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宝宝红屁屁是因为不勤换纸尿裤,而不是因为穿了纸尿裤,所以只要保证纸尿裤的质量是过关的,根据尿量更换纸尿裤,一般是2-3小时换一次,发现宝宝便便了要马上清洗干净换上新的纸尿裤,尽量保持小屁屁的干爽,基本上不会出现红屁屁的情况,当然不排除部分皮肤敏感,对纸尿裤过敏的宝宝。

再者,专家表明,宝宝出现O型腿多半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所以建议在宝宝两岁之前每天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D。新生宝宝腿有点弯属于正常现象,长大之后才能自然伸直,只要拉直腿后三个关节点在同一直线上,就没什么问题。

顺便说说老人们特别喜爱的开裆裤,除了透气是真的,其他的益处我真的是想不出来。个人觉得除了不雅观之外,直接敞露的私处还给细菌感染提供了捷径,更可能促使孩子养成随地大小便的习惯,所以不建议给宝宝穿开裆裤,特别是在户外。

针对很多老人直接给宝宝把屎把尿这件事,我更加表示反对,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在强迫宝宝排泄,而且很容易造成脱肛,后果对于宝宝来说是极大的痛苦。

关于尿布,只要能保证清洗干净没有细菌残留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但是经亲测效果真的远远不如纸尿裤,在给女儿唯一一次用了尿布的情况下,我出门半个小时,回家后女儿回馈给我的是从里到外,从衣服到裤子湿了个遍... 也许是我垫得不够厚吧...

综上所述,纸尿裤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给宝宝选择一款合适的纸尿裤,让宝宝干爽度过婴儿期,是每一个妈妈的责任噢~

遭遇三:宝宝发烧了就得赶紧上医院,该吃药就吃药,该打针就打针?!

在大女儿四个月的时候,经历了一场高烧战争,那段全家人跟着忙疯了,更把我急哭了的日子,我想我会记得很久。


那是大女儿第一次发烧,反反复复的整整折腾了将近一个月,对此完全没有经验措手不及的我,在家里长辈的促使之下,半信半疑的奔走于医院,吃药无果的情况下,被迫打吊针,当长长的针头从大女儿的头上扎进去的时候,仿佛扎进了我的心里,在怀里极力挣扎,大哭反抗的大女儿令我心痛不已!我承认这是我育儿路上最后悔的一件事,那一天打完吊针回家之后大女儿的哭声不止,更加给了我重重的一巴掌,我真的错了。

后来我才知道,在宝宝发烧38°以下的情况,只要采取物理降温,就可以达到退烧的效果,超过38°了才需要送医,只能怪自己没有补充相关的常识,才一时心急乱投医,让大女儿受苦了。

关于物理降温,一般的做法是用低于体温的水,多次擦拭宝宝的手心、脖子、腋窝等地方,以此达到退烧的效果。网上流传的酒精擦拭降温的方法有可能使酒精被皮肤吸收,导致宝宝酒精中毒的后果,所以不建议酒精擦浴这种方式给宝宝降温。

如果宝宝发烧了,首先要给宝宝测量体温,确定宝宝发烧的程度,在不必送医的情况下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使用冰冰贴或者温水擦浴,记住水温应低于体温2°左右。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适当减少衣物有利于宝宝散热退烧,给宝宝摄入充足的水分也有利于退烧,更避免宝宝出现脱水的情况。判断宝宝是否脱水,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口唇是否干燥发白,眼窝和囟门是否凹陷,是否少尿或者无尿,精神状态是否不佳来确定。若宝宝已经出现脱水的情况,就要给宝宝口服补盐液,以维持电解质平衡,也就是补充宝宝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都说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吃药解决的就不要打针,希望宝妈们能坚持自己的立场。最重要的一点,宝宝生病了千万不能自乱阵脚,要稳住情绪,理性判断,给宝宝最及时的护理,不要因为旁人的声音而盲目动摇。

育儿路上的这些坑,给了我教训同时也让我积累了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对于和当初的我一样初为人母的宝妈们有所帮助。但愿育儿路上的我们能够越挫越强,学习更多育儿知识,给宝宝最好的呵护,许宝宝一生健康平安。

细数育儿路上的那些坑... 你被坑了吗?坑了不要紧,打起精神来,什么时候学习都不会太晚,努力做个不再坑娃的亲娘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路上   开裆裤   奶水   乳汁   母乳   奶粉   女儿   妈妈   宝宝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