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几百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

1972年,内蒙发现了一座规模宏伟的清朝古墓。

在古墓的一个密室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口棺材,当他们合力将棺材打开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棺材内竟然躺着一具头戴金制凤冠、身着黄缎珍珠团龙袍的女尸,尸身周围布满了各种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

经专家估计,仅凭她身上的这件珍珠龙袍就已经价值过亿。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口棺材起码有上百年的历史,但这具尸体不仅保存完成,就连皮肤都仍犹如生人一般富有弹性。

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一个女人会穿着龙袍下葬?

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龙袍,就连武则天在下葬时都只是穿着凤袍,而这具女尸竟然头戴凤冠,身着龙袍。

从布局结构以及女尸的服饰来看,考古学家断定这是一座来自清朝的墓室。

清朝皇帝的龙袍上一般绣有9条金龙,而她身上穿的龙袍是8条金龙,这要何其尊贵的身份才能得到这份殊荣。

在场的考古学家们一时也想不起清朝到底有哪位人物能有如此高的待遇。

真实身份

正当考古学家们议论纷纷时,工作人员在墓室的南侧找到了一块墓志铭。

从这个墓志铭可以得知,这个墓室的女主人的真实身份是康熙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

墓室被发现时,荣宪公主已经下葬了240多年。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有个特别疼爱的女儿叫蓝齐儿,她的母亲是康熙最宠幸的容妃。

后来因为和亲制度嫁给了蒙古部落的首领。

固伦荣宪公主就是这个蓝齐儿的原型,历史上没有关于她真实姓名的记载,荣宪只是她的称号。

而“固伦”在满语中是天下、国家的意思,固伦是清朝最高级别的公主爵位。

容妃只是康熙的嫔妃,她所生的女儿是庶出,公主的等级最多只是和硕,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够被封为固伦公主。

从墓志铭的前文可得知,荣宪在康熙三十年时被封为和硕公主,后来因为深得康熙的宠爱,以及作为和亲工具嫁给蒙古巴林部的乌尔滚,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破例将她晋升为固伦公主,她身上所穿的龙袍正是康熙帝所赐。

和亲制度是清朝稳定北边疆域的重要手段,自皇太极开始,清朝和蒙古之间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蒙古公主要嫁到清朝,同样的,清朝的公主也要下嫁到蒙古。

荣宪公主嫁给乌尔滚后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后来又嫁给了清朝的一个亲王。

尸身为何不腐

要想让尸体不腐烂得满足一定的条件,除了荣宪公主其实还有几个特列。

当年孙殿英进入慈禧太后的陵墓盗取财物,那时慈禧已经去世了20年整,但他发现慈禧的尸体保存得就和生前一样。

按照孙殿英的说法,慈禧太后的尸体之所以不腐烂,全靠她口中所含的那颗夜明珠。当然,这个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防腐最重要的就是防潮和隔绝空气。

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辛追夫人的墓室,墓室中填满了木炭和白石泥。

虽历经2千余年,辛追夫人仍保有完整的容貌以及富有弹性的肌肤。

荣宪公主的棺木被放在一个由长方形石条堆砌而成的密室,而且蒙古地区气候比较干燥。

她们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防潮和密封的工作做得很好,这满足了防腐的两个重要条件,因此尸体得以保存完整。

这样看来,荣宪公主的尸身不腐并不是什么难解之谜。

毫无疑问,荣宪公主墓室的发现,为我国的考古文化又增添了浓墨色彩一笔。

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清朝的和亲、陪葬文化。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为古人的墓室构建技术以及防腐技术所折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龙袍   尸身   和硕   清朝   公主   蒙古   墓室   棺材   康熙   尸体   年内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