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考虑过,大清怎么会允许英国人来中国卖鸦片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

鸦片战争都熟悉,是大清和大英两大帝国因为鸦片贸易引发的战争。但有个问题考虑过吗?鸦片是毒品啊,为什么大清会允许英国人来卖鸦片?这事课本上没讲过。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得从英国工业革命说起。

英国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代替人工,生产效率成百倍增加,但工业化光机器肯定不行,还需要原料和市场。英国殖民印度之后,完美解决了原料来源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业品销售市场的问题。

印度虽然大,但是不够富,作为原料产地很合适,作为产品市场不太合格。大量的产品还是需要继续寻找市场。于是,英国人把目光聚焦在了大清帝国头上。从乾隆时期,英国就不断派使团出使大清,名义上是为乾隆祝寿,实际上就是想扩大通商。

英国人看好了大清的市场,想法是好的,但大清从上到下对跟英国人扩大贸易并不感冒。

大清的统治阶层普遍看不起洋人,对他们的东西就更看不上了,“天朝富有四海,奇珍异宝无所不有”,翻译一下就是:你们有的我都有,你们没有的我也有,有什么必要扩大通商?因此,对于英国使团负责人马戈尔尼提出增设口岸、增设货站、租地居留、减免关税等扩大贸易的要求乾隆帝连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一概不允。英国人生产的衣服数量确实大,但质量确实没法跟大清的衣服比。官方限制通商规模,所以市场一直打不开。

英国的工业品在大清没打开市场,但大清的茶叶和丝绸等物品却在英国很有市场,英国贵族都很喜欢。一入一出,英国贸易逆差就产生了。眼看着大清的市场打不开,买入的茶叶和丝绸却越来越多,以金本位为货币制度的大英帝国只能满世界找银子。

既然常规货物打不开市场,是不是可以换个商品试试呢。什么东西既能稳步扩大市场,又能通过快速赚钱?英国人很快找到了答案:鸦片!

商品价格一般跟稀缺度有关。一般货物在产地卖都很便宜,遍地都是,没啥稀缺性可言,鸦片是种出来的,属于农产品,价格能有多高?一旦运到外地就不同了,距离产地越远价格越高。并且鸦片属于违禁品,叠加违法成本,利润丰厚,理论上很赚钱。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鸦片贸易的路并不平坦。原因很简单:鸦片这东西既费银子,又祸害人,是个正儿八经的政府就不大可能允许合法交易嘛。不能合法交易,就得走私。违禁品自然很少有人敢买,胆子大的一开始也是零星买。一船鸦片销得慢不说,价格还死贱,不赚钱还得往里贴钱。事实上英国人一开始运来的鸦片确实赔钱。

毒品之所以危害大主要是容易上瘾,大多数瘾君子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染上的,一旦染上,很难戒掉。少帅张学良晚年谈过他自己的戒毒感受:全身的皮肤都像是被火烧掉了,或者被刽子手扒掉了,每一寸新鲜的皮肉裸露在空气中,然后再被无数根钢针同时刺进去,再柔软舒适的床垫,只要一碰都无比疼痛。

染上人多了,市场就大了,有市场就有利润,有利润就有人冒险,地下交易链条的人多起来,直到大小官员都顺着银子这条线蹚进这趟浑水,市场就这样打开了。

抽大烟的人多了,银子都流到了国外,流入国库的银子就少了;当兵的抽大烟,身体垮了,战斗力直线下降。清朝统治者对洋人越发没啥好感,更不愿意跟他们做贸易了。但地下贸易已经形成稳定的利益链,官府的禁令形同虚设,毒品屡禁不止,道光头疼不已。

全国禁烟普遍不利的大背景下,林则徐主政过的江苏、湖广禁烟形势却一片大好。这让道光看到了希望,既然林则徐这么能干,就该派到最需要禁烟的地方。于是林则徐风尘仆仆地从湖北武昌赶到京城接过道光帝亲自颁发的钦差大臣关防前往广东禁烟。

大部分官员禁烟不成功,要么是没真心,要么是下不了决心。毕竟要动很多人的钱袋子,搞不好得丢官,甚至丢命。利益链上的疏通或来自上层的压力都随时可能让禁烟的某个环节出现“盲区”。林则徐禁烟有决心有方法,执行力还爆表。看看他禁烟过程中做的那些事,用过的雷霆手段,面对英国人的强硬态度就知道他是真心禁烟。

林则徐一到广州,马上亲自去烟馆实地考察,掌握情况;情况掌握得差不多了就传讯十三行洋商限期交烟,而且要写保证书;然后就开始全面查抄烟馆,将村民编入“伍”,相互监督,相互担保,还给出了一个毫无回旋余地的严正表态:“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有态度,有方法,有决心,啥事干不好?

虎门销烟触动了英国人的商业利益,愤愤不平的英国人开始到处找茬,后面就有一群英国水兵在九龙半岛尖沙咀的一个小村庄吃霸王餐还打死了站出来理论的村民林维喜。林则徐高度重视林维喜案,坚决要求英国人交出真凶,最终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更加猖獗,但一直不是合法贸易。英国人要求大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性,但大清政府一直没同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以“药品”为幌子继续扩大鸦片贸易,清政府已经无力干涉,由此,鸦片贸易逐渐“合法化”。

英国跟大清的贸易逐渐从逆差变为顺差,大量白银从中国流向英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英国   鸦片   鸦片战争   乾隆   烟馆   工业革命   英国人   中国   银子   贸易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