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降服蒙古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清朝时蒙古没有南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当中原王朝衰落时,草原游牧民族都会趁机南下劫掠。

比如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等部族,还有周朝时的猃狁以及春秋时的戎、狄等族,以及战国时的胡人和之后的匈奴、突厥、契丹等等,这些都属于草原游牧民族。

即便是历史上像汉朝、唐朝这样的强盛王朝,在面对这些来去如风的草原骑兵时也十分头疼,这两个王朝都花费了很大代价,才阻止草原骑兵南下。

至于像宋朝这样文风鼎盛武运不昌的朝代,在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后,面对草原骑兵的冲击时更是无险可守,宋朝上下为此付出了十分惨痛的教训。

到了明朝时期,虽然明太祖朱元璋最终将蒙古铁骑驱逐回了漠北,但是明朝的边境还是会经常会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因此,明朝不得不耗费巨资修建长城。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的辽宁虎山,西至京城脚下的居庸关,另外还有一条从祁连山东麓一直延伸到甘肃的嘉峪关。

根据2009年的勘察结果显示,明长城的人工堆砌墙体长度高达6259.6公里,壕堑长度为359.7公里。

而且,明长城的修建还充分利于了沿途的地理形势,依托的天险长度为2232.4公里,总长度超过了8000余公里。

明朝修建长城也是迫不得已。

虽然根据前朝的经验来看,长城并不能一劳永逸地隔绝草原骑兵的威胁,但是如果不修建长城的话,那么整个华北地区的广大平原是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的。

不过,由于明长城并非修建于明朝的全盛时期,因此未能将黄河河套以及辽河河套攘括进去。其发挥的作用对比秦汉时期的长城来说,还是要差上许多,并不能有效阻止大规模游牧军团的进攻。

其实,草原游牧民族南下也是为了生存,尤其是当寒冬季节即将来临时,边境上越境劫掠的草原骑兵更是比比皆是。

而明长城的作用,其实就是为了阻挡小股的游牧骑兵,当面对大规模的游牧军团进攻时,长城能够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在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大多都饱受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只有两个王朝是例外,一个是元朝,另一个是清朝。

元朝本身就是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朝代,自然不会受到这方面的困扰。而清朝则是因为降服了蒙古诸部,才免于受到草原骑兵的侵袭。

关于清朝降服蒙古的原因,其实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除了满蒙联姻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清朝时期,蒙古的草原骑兵之所以没有南下,并非单纯只是满蒙联姻的缘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清朝牢牢控制住了蒙古诸部的贵族王公。

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创建后金,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以便与明朝相抗衡,努尔哈赤用联姻的办法积极拉拢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

清朝成立后继续沿用这一办法,几乎每一代清朝皇帝的后宫嫔妃中,都有来自大草原上的女子。而清朝的公主也承担了和亲的重任,远嫁到大草原上的蒙古王公。

据统计,整个清朝时期大约有40多位公主嫁到了大草原,而清朝的历代皇帝则迎娶了大约20多位蒙古妃子。

联姻确实是一种促成稳固联盟的好办法,但是清朝能够收服桀骜不驯的蒙古各部,仅靠联姻显然是不够的。

那么,清朝究竟是如何收服蒙古各部的呢?答案就是给他们发工资,而且是发得很多的那种。

根据历史上的经验来看,草原骑兵入侵中原,大多数都是为了劫掠,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将要来临时,草原部落为了度过寒冬,不得不到物产丰富的中原地区劫掠。

清朝正是因为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干脆给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发放高额俸禄,严令他们约束手下,不得侵扰内地。

为了便于统治,清朝先是给蒙古各部划分了严格地盘,严禁各部族私下联络,更不允许越界放牧。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避免草原上再出现一个统一的势力。

想要让对方服气,光是严格管理肯定是不行的,还要给与一定的好处。因此,清朝给蒙古各部王公贵族划分了18个等级。

分别是:汗王、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札萨克台吉、一至四等台吉以及固伦、和硕、郡主、县主、郡县、县君的额驸等,共计18个品级。

从最高的汗王到最低的县君额驸,朝廷每年都会足额发给其优厚的俸禄,保证他们能够衣食无忧。

以品级最高的汗王为例,每年能够从朝廷领到2000两白银的俸禄和40匹缎,这些都是朝廷白给的,不需要汗王承担任何额外的工作,只要他们名义上效忠清朝即可。

其余品级的蒙古王公,按照品级的高低,每年能够领取的俸禄从2000两到200两不等。

即便是品级最低的县君额驸,每年也能从朝廷领取禄米40斛、俸禄40两。如果是在京城居住地,每年还可以另外领取外藩俸禄40两,缎40匹。

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每年才40两银子?这也不算多啊。要知道,根据《清史稿》中的记载,清朝最繁盛的康熙时期,一位县令每年的俸禄也才45两。

况且,这些蒙古王公大多还会在朝廷担任职务,会根据职务品秩的大小额外领取俸禄。

都说八旗子弟吃垮了清朝,实际上每年朝廷发放给蒙古各部王公的银子,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这无疑也加重了朝廷的负担。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清朝的这种做法与宋朝缴纳给辽国的岁币并无分别,都是一种以金钱换取和平的方式,只不过在名声上要好听许多。

无论如何,能够避免战争,这么做还是值得的。尤其身上对于期盼边境安定的中原百姓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管用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蒙古   清朝   明朝   俸禄   游牧民族   长城   王公   史书   朝廷   骑兵   草原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