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作为诸葛亮接班人,率军九伐中原,为何被评价为穷兵黩武

在演义中姜维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也继承了武侯光复中原的遗志。诸葛亮去世后开始主持北伐工作,在演义中姜维九伐中原,在三国志中记载姜维北伐次数是十一次。同样都是北伐,评价诸葛亮是鞠躬尽瘁,而姜维却是褒贬不一,在朝廷也遭到了群臣反对,甚至有人认为正是姜维的连年征战,极大的损耗了蜀汉的国力以致亡国。今天就看看为何姜维要穷兵黩武、连年北伐。

姜维变身为北伐狂人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三国时期一直就是魏强蜀弱,曹魏占据整个北方地区,自商周以来黄河流域一直都是政治经济中心,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实力都是北强南弱。蜀国丢了荆州以后就只剩下益州和汉中了,如果长期坚守拼消耗对蜀国极为不利,毕竟国力差距摆在那里。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攻代守,如果魏国内部出现战乱有可能一战定乾坤。其实司马氏夺权篡位是一个天赐良机,可惜司马懿父子三人完美的交接,并没有给姜维留下太多的机会。

到了三国后期,战争更多比拼的是综合国力,看不到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这样以弱胜强的神仙仗了。以弱胜强最重要的就是强势方要有不稳定因素,弱势方有机会把战场的胜利迅速转化为战役的胜利,实现速战速决避免进入持久战。比如赤壁之战,曹操虽然号称八十万大军,但很多都是袁绍和刘表的旧部军心不稳,同时操练时间较短不习惯水战,所以被周瑜火攻后立刻军心涣散、土崩瓦解。姜维北伐时魏国经过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经营,政权已经趋于稳定,虽然中间出现了司马氏夺权,但是司马懿父子三人又是一拨完美的交接。

反观蜀国这面,自从诸葛亮去世后就是江河日下,刘禅荒淫无道,任由黄晧这样的奸佞小人把持朝政,姜维为了自保只能去沓中避祸,更别提光复汉室、北克中原了。皇上昏庸、奸臣当道,这时的蜀国已经尽显亡国之兆,姜维的北伐更多的意义只是为蜀汉多争取一些时间,当姜维停下北伐的脚步,邓艾和钟会率军南下也敲响了蜀汉的丧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中原   益州   魏国   蜀汉   司马   穷兵黩武   以弱胜强   蜀国   军心   亡国   国力   接班人   评价   诸葛亮   姜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