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时期那么多的国家,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都有哪些?

西周的最后一位君主周幽王于骊山被杀,西周灭亡。周氏东迁至洛邑开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将近300年的时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文明是什么样的?

农耕、经贸的发展

春秋早期开始,地处于山东滨海的齐国人已经开始使用铁器,随着用铁范围的扩大,晋国和南方的楚国也开始使用铁器,进而带动牛耕的应用也进一步推广,所以生产工具的变革,也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发展,商业也活跃繁荣起来。

土地所有制变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的占有关系和剥削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井田制”逐步瓦解,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革,奴隶制逐步为封建制所代替。

文化的空前繁荣,诸子百家百花齐放

诸子百家

从冶铁技术到天文历法、诗歌创作、私人办学兴起,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的出现,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诸子百家百花齐放,老子、孔子、孙子等影响古今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脱颖而出。我国古代文化的巨大成就,在这个时期奠定了基础。

二、春秋时期为什么那么多国家,诸侯国都有哪些?

春秋时期为什么那么多国家,要从分封制说起。

当时的西周灭了商之后,周天子为了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安抚各地原有的邦国,就把他的亲属和功臣进行受封,被受封的对象从周天子手中获得的土地和人口,建立了各诸侯国,每年要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确保周天子的地位统治稳固。当时的历任周天子都特别大方,不断地分封诸侯国就破百了。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根据《史记》记载共有一百零九国,分别是齐、晋、秦、陈、吴、楚、越、韩、赵、魏、宋、鲁、卫、郑、曹、钜、邾、杞、杨、蔡、郯、任、滕、费、倪、曾、缯、邳、巢、随、钟吾、刘、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南燕、许、徐、虞、虢、黎、无终、中山、安陵、邓、贾、邢、甘、荣、巴、蜀、单、州、胡、唐、赖、权、莱、逼阳、纪、遂、谭、代、黄、项、耿、霍、息、梁、芮、滑、薛、邿、章、顿、陆浑、肥、鼓、赤狄、潞国、江、根牟、应、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义渠、大荔、孤竹、山戎。

三、春秋时期的地形图和我国现在的地形图对比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节选

从两个图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春秋时期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下流一带,比较大的几个诸侯国由北向南,燕——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齐——山东北部,晋——山西、河北北部,秦——四川、陕西,周——洛阳、西安,郑——河南,宋——河南,楚——湖北、安徽,吴——江苏、安徽,越——浙江。

四、春秋后期的诸侯国有哪些变化

春秋后期的诸侯国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周王室日益衰落,已经不被诸侯重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地进行战争和兼并。到春秋后期,在大国的争霸中,小国被不断地兼并,只有七个大国和十几个附属国了。

这个时期的政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各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国君公室逐渐衰微。当时各大国的诸侯,均被不断地战争拖得精疲力竭。这样就给各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机会,他们榨取劳动人民的利益,迅速积累财富,再收买人心,长期发展,诸侯的力量就不能约束他们了。卿大夫之间,也不断地争权内斗,比较典型的晋国,由于卿大夫的强势,晋国君王的权力已经被剥夺,国内政治完全由“六卿”(韩、魏、赵、范、知、中行六大宗族)所把持。之后,“六卿”之间继续内斗,最后只剩下韩、赵、魏三家。这三家联手分割了晋国,完成了从卿大夫擅权到自立为君的历史过程。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后话

韩、赵、魏不断发展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晋国   春秋时期   诸子百家   西周   诸侯   大国   春秋   时期   土地   国家   卿大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