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和县“平和”二字的典故与出处



关于平和县“平和”二字的典故与出处


位于平和县小溪镇阳明公园内的王阳明雕像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明朝都御史王守仁(即王阳明)在《添设清平县治疏》称:“……南靖县治,僻在一隅,相离芦溪、平和、长乐等处,地理遥远,政教不及……今若添设县治,可以永保无虞”等情;”“……河头地方,北与芦溪、流恩、山岗接径,西北与平和、象湖山接境,而平和等乡又与广东饶平县大伞、箭灌等乡接境,皆系穷险贼巢。……呈乞添设县治,以控制贼巢;建立学校,以移风易俗,庶得久安长治”等因。”“臣窃以为开县治于河头,以控制群巢,于势为便。……缘系添设县治,永保地方事理,为此具本请旨。”——由此可知,彼时“平和”即为南靖县与广东饶平县相邻的一个地名。不过,从奏疏名称《添设清平县治疏》来看,王阳明希望新设县治名为“清平县”。

又: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在《再议平和县治疏》里称:“……随于正德十三年三月初六日,行令小溪巡检郭森前去到任,前去地方。今据各委官员呈报,功已垂成,势不容缓。照得县名须土俗,本职奉委亲历诸巢,询知南靖县河头等乡俱属平河社,以此议名平和县。……”——由此可知,“平和”县名应为“照得县名须土俗”,即又“平河社”之地名而来。

从王阳明关于在南靖县添设新县治的前后两份奏疏来看,《添设清平县治疏》中所称的“平和”与《再议平和县治疏》中的“平河”可能是同一个地方的通用名,也可能“平和”与河头等乡具属“平河社”,后由大家商议,定名为“平和县”的。


平和县城全景图(朱连生 摄)


此外,清康熙21年金镛主修的《平和县志》卷九记载有明御史马明衡所撰写的《平和县碑记》“天子可其奏,谓地广民顽,即若居南靖之半,分理得入,将寇平而人和。”马明衡是王阳明在福建早期的学生,他在《平和县碑记》为“平和县”的县名作出了“寇平而人和”的诠释,体现了对平和未来的美好愿望。所以,后人提到“平和”县名的典故时,总喜欢用“寇平而人和”来作答,而忽略了它“因地而名县”的本源了。


附:

建置平和县治疏

(一)添设清平县治疏

都御史 王守仁

据福建按察司兵备佥事胡琏呈,奉本院批:据漳州府呈,准知府钟湘关:据南靖县儒学生员张浩然等连名呈称:“南靖县治,僻在一隅,相离芦溪、平和、长乐等处,地理遥远,政教不及,小民罔知法度,不时劫掠乡村,肆无忌惮,酿成大祸。今日动三军之众,合二省之威,虽曰歼厥渠魁,扫除党类,此特一时之计,未为久远之规。乞于河头中营处所,添设县治,引带汀、潮,喉襟清宁,人烟辏集,道路适均,政教既敷,盗贼自息。考之近日,龙岩添设漳平,而寇盗以靖,上杭添设永定,而地方以宁,此皆明验。今若添设县治,可以永保无虞”等情;

又据南靖县义民乡老曾敦立、林大俊等呈称:“河头地方,北与芦溪、流恩、山岗接径,西北与平和、象湖山接境,而平和等乡又与广东饶平县大伞、箭灌等乡接境,皆系穷险贼巢。两省民居,相距所属县治,各有五日之程,名虽分设都图,实则不闻政教。往往相诱出劫,一呼数千,所过荼毒,有不忍言。正德二年,虽蒙统兵剿捕,未曾设有县治,不过数月,遗党复兴。今蒙调兵剿抚,虽少宁息,诚恐漏网之徒,复踵前弊。呈乞添设县治,以控制贼巢;建立学校,以移风易俗,庶得久安长治”等因。

蒙漳南道督同本职与南靖县知县施祥,带领耆民曾敦立等,并山人洪钦顺等,亲诣河头地方。踏得大洋陂,背山面水,地势宽平,周围量度可六百余丈,西接广东饶平,北联三团芦溪,堪以建设县治。合将南靖县清宁、新安等里,漳浦县二、三等都分割管攝,随地粮差。及看得芦溪枋头坂,地势颇雄,宜立巡简司以为防御。就将小溪巡简司移建,仍量加编弓兵,点选乡夫,协同巡逻,遇有盗贼,随即扑捕。再三审据通都民人合词执称南靖地方极临边境,盗贼易生,上策莫如设县。况令奏凯之后,军饷钱粮尚有余剩,各人亦愿凿山采石,挑土筑城,砍伐树木,烧造砖瓦,数月之内,功可告成。为照南靖县相离芦溪等处,委系窎远,难以提防管束。今欲于河头添设县治,枋头坂移设巡简司,外足以控制饶平邻境,内足以压服芦溪诸巢。又且民皆乐从,不烦官府督责,诚亦一劳永逸,事颇相应。具呈到道,呈乞照详等因。奉批:“看得开建县治,控制两省徭寨,以奠数邑民居,实亦一劳永逸之图,但未经查勘奏请,仍仰该道会同始议各官,再行该府拘集父老子弟及地方新旧居民,审度事体,斟酌利害。如果远近无不称便,军民又皆乐从,事已举兴,势难中辍,即便具繇呈来以凭奏请定夺。仍一面俯顺民情,相度地势,就于建县地内预行区画,街衢井巷务要均适端方,可以永久无弊。听从愿徙新旧人民,各先占地建屋,任便居住。其县治、学校、仓场及一应该设衙门,姑且规留空址,待奏准命下之日,以次建立。仍一面通行镇、巡等衙门,公同会议。此系设县安民,地方重事,各官务要计处周悉,经画审当,毋得苟且雷同,致贻后悔。批呈作急勘报”等因。依蒙拘集坊郭父老及河头新旧居民,再三询访,各交口称便。有地者,愿归官丈量以建城池;有山者,愿听上砍伐以助木石;有人力者,又皆忻然相聚挑筑土基业已垂成,惟恐上议中止,下情难遂等情,具呈到臣。

为照建立县治,因系御盗安民之长策,但当大兵之后,继以重役,窃恐民或不堪。臣时督兵其地,亲行询访父老,诹咨道路,众口一辞,莫不举手愿望,倾心乐从,旦夕皇皇,惟恐或阻。臣随遣人私视其地,官府未有教令,先已伐木畚土,杂然并作,裹粮趋事,相望于道。究其所以,皆缘数邑之民,积苦盗贼,设县控御之议,父老相沿已久,人心冀望甚渴,皆以为必须如此,而后百年之盗可散,数邑之民可安,故其乐事劝工,不令而速。臣观河头形势,实系两省贼寨咽喉,今象湖、可塘、大伞、箭灌诸巢虽已破荡,而遗孽残党亦宁无有逃遯山谷者?旧因县治不立,征剿之后,浸复归据旧巢,乱乱相承,皆原于此。今诚于其地开设县治,正所谓抚其背而扼其喉,盗将不解自散,行且化为善良。不然,不过年余,必将复起,其时再聚两省之兵,又糜数万之费,图之已无及矣。

臣窃以为开县治于河头,以控制群巢,于势为便。虽使民甚不欲,犹将强而从之,况其祝望欣趋若此,亦何惮而不为?至于移巡司于枋头坂,亦于事势有不容已。盖河头者,诸巢之咽喉;枋头者,河头之唇齿,势必相须。兼其事体已有成规,不过迁移之劳,所费无几。臣等皆已经画区处,大略已备,不过数月,可无督促而成。民之所未敢擅为者,惟县治、学校,须命下之日,乃举行耳。伏愿陛下俯念一方荼毒之久,深惟百姓永远之图,下臣等所议于该部,采而行之。设县之后,有不如议,臣无所逃其责。今新抚之民,群聚于河头者二千有余,皆待此以息其反侧。若失今不图,众心一散,不可以复合;事机一去,不可以复追,后有噬脐之悔,徒使臣等得以为辞,然已无救于事矣。缘系添设县治,永保地方事理,为此具本请旨。

正德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二)再议平和县治疏

都御使 王守仁

据福建布政司呈称:“漳州府知府钟湘关称:正德十二年四月撤兵之时,蒙福建参政陈策、副使唐泽批:据南靖县儒学生员张浩然等及据本县清宁河头社义民乡老曾敦立、林大俊等各呈,要于河头地方添设县治以控制贼巢,建立学校以易风俗,改移小溪巡检司以防御缓急。

行仰本职踏勘,随即呈。蒙漳南道兵备佥事胡琏,督同本职并南靖县知县施祥等踏勘,河头大洋陂一处堪设县治,枋头坂一处堪设巡检司。委果人心乐从,一劳永逸。议将南靖县清宁里二图,新安里三图,漳浦县二都二图,三都十图,计一十二图十班人户,查揭册籍割属新设县治管摄。其南靖县止有一十八图,应当里役,邑小事繁,办纳不前。又查龙溪县原有一百五十二图,内有二十一都并二十五图地方,与南靖密迩,相应拨补管辖。截长补短,里甲便于应当,钱粮易于催办,事颇相应。转呈镇、巡、抚、按等衙门,各具本题奉钦依,准于前项地方添设县治,及改移巡司衙门。其县名并该设官吏印信,行令布政司径自奏请给赐铨拨铸降。合用木石灰瓦等料,先尽本府并所属县分在库赃罚银两支给买办。若有不敷,从宜处置,不许动支军饷钱粮及科取小民”等因。随即呈委南靖县知县施祥、漳平县知县徐凤岐董工兴作。于正德十二年十二月初九日,本职督同各官亲到河头告祀社土,伐木兴工。

至次年五月内,据知县徐凤岐呈报:外筑城垛俱已完备,惟表城因风雨阻滞,期在九月完工。及据知县施详呈报:县堂、衙宇、幕厅、仪门、六房及明伦堂俱各坚完,惟殿庑、分司、府馆、仓库、城隍、社稷坛,亦因风雨阻滞,次第修举,期在仲冬工完。又据南靖县县丞余道呈称:带同木石匠陈恩钦等前到漳汀枋头板地方丈量,土城周围一百一十丈,顾募乡夫舂筑完固。给发官银,砍办木植,督造巡司公馆前厅各一座,仪门一座,鼓楼一座,后堂各一座,各盖完备。惟土城公馆巡司厢房欠瓦,暂将茅复,候秋成农隙修举。等因。随于正德十三年三月初六日,行令小溪巡检郭森前去到任,前去地方。今据各委官员呈报,功已垂成,势不容缓。照得县名须土俗,本职奉委亲历诸巢,询知南靖县河头等乡俱属平河社,以此议名平和县。及割南靖县清宁里七图、新安里五图,共计粮三千九百九石六斗七升四合七勺五抄,计一十二里,合为裁减县分,一知一典治之。原议漳浦县二都二图,三都十图,地方隔远,民不乐从,今议不必分割。再照新县所属,多系新民,须得廉能官员,庶几开新创始,事不烦而民不扰。其学校教官,合无止选一员署印,先行提学道,将清宁新安二里见在府县儒学生员就便拨补廪增之数。其有不足,于府县学年深增附内量拨充补。又或不足,于新民之家选取俊秀子弟入学,使其改心易虑,用图自新。及照南靖县邑小事繁,分割一十二里添设新县,办纳愈见不堪,合无亦作裁减县分,以一知一典治之。

又查得龙溪县一百五十二图,内将二十一都七图、二十五都五图,共计一十二图,计粮一千六百八十一石七斗七升三合八勺三抄,拨转南靖县抵纳粮科。

又照南靖小溪巡检司既已改立漳汀,合改漳汀巡检司,印信奏请改铸,并新县儒学、医、阴阳等衙门,俱例该铸印信缘由,备申到司,转呈到臣。

卷查,先据福建漳南道兵备佥事胡琏呈,前事已经查勘无异,具由奏请定夺去后。续据该道呈,备知府钟湘呈:将分割南靖等县都、图,随近新设县治管摄以办粮差。并估计过城垣城楼窝铺等项工料银两数目,及查府库各项官银,实有一万余两,堪以支用。要行委官择日兴工筑砌缘由,备呈到臣。

看得开设县治,既以事体相应,已行具奏,及令该府一面俯顺民情,动支银两兴工外,其间分割都、图,议估工价一应事务,军门路远难以遥断,皆须该道及该府亲民各官,自行查勘的确。果已宜于民情便于事体,无他私弊,即便就行定议以次举行。候奏准命下之日,应奏闻者。若更繁文往复,徒尔迟误日月,无益于事。又经批:“仰着实干理,仍行镇守巡按衙门知会”。间,随准户部复题,内开:“前项情节,既该本官勘处停当,具奏前来,相应依拟,合无本部仍行左佥都御使王守仁再查无异,准于前项地方添设县治及改移巡检司衙门”等因,具题。奉圣旨:“是,这添设县治事宜,各依拟行。钦此。”钦遵,备咨前来节经行仰福建布政司及分巡漳南道转行该府,一体钦依施行去后。

今据前因,参看得所呈新设县治已议名平和,小溪巡检司改名漳汀巡检司,及学校例该一正二副,今称草创之初,止乞选官一员掌管,并拨补廪增生员等项,俱于事体相应。除行该司径自具奏外,为照南靖县原系全设衙门,今既分割都图添补新县,委系邑小事繁,似应裁减,止用一知一典已足敷治。又龙溪县一百五十二图,将二十一都七图,二十五都五图,共计一十二图拨辏南靖抵纳粮差。揆于事体,颇亦均平,伏望皇上俯顺下情,乞敕该部议处裁拨。庶几量地制邑得繁简之宜,而兴事任功从远近之便。缘系裁减官员及拨都图事理,为此具本请旨。

正德十三年十月十五日



来源|中共平和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平和县   南靖县   新县   南靖   正德   平和   芦溪   衙门   典故   出处   地方   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