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有这样一个会用中文唱歌的青少年合唱团

(文/张毅荣 李超 黄燕) 19世纪上半叶,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为诗人海涅的一首诗谱了曲,使之成为诗人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他们大概想象不到,100多年后,身在德国的一群青少年用中文,与万里之外的中国青少年用德语,隔空合唱这首旋律优美舒缓的歌曲。中德友谊乘着歌声的翅膀,跨越山海、跨越文化,连接起彼此的心。

这些会用中文唱歌的德国青少年来自伯乐中文合唱团。合唱团于2014年3月29日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埃森市成立,名字颇有中国特色和内涵,“伯乐”二字是从德语词Burg音译而来。合唱团最初以伯乐高级文理中学的学生为基础,逐渐汇集了鲁尔区多所学校爱好中文的青少年。通过学习和演唱中文歌曲的方式,成员不断提高中文发音和语言水平,也帮助他们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曾多次出现在中德两国重要的外交场合。

今年适逢中德建交50周年,9月10日中秋节当天,伯乐中文合唱团在埃森市一家音乐厅与成都的几所中学合唱团通过视频连线,举办了一场云端音乐会,演唱《茉莉花》《康定情歌》《乘着歌声的翅膀》等中德歌曲。两国青少年用对方的母语合唱同一首歌,气氛美好。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出席活动时表示,音乐是跨越国界的语言。希望合唱团同学们继续以歌声为纽带,做中德文化的探索者、两国友谊的促进者、跨文化理解的实践者。

北威州位于德国西部、欧洲腹地,是德国人口最稠密的州,与中国经贸、文化往来密切,当地人学中文、用中文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伯乐中文合唱团2021年9月注册为民间协会,发展成一家面向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德国青少年开展唱歌学中文活动的非营利性机构。

伯乐中文合唱团协会名誉主席、原伯乐高级文理中学校长施耐尔-克略佩尔(中文名:司空佩岩)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协会章程规定应举办文化和社会交流,在合唱团青少年们可以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更好地学习中文。

真情献唱为武汉加油

司空佩岩曾与合唱团多次访华,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人的友好热情印象深刻。她对增加双边往来,特别是两国青年间的交流持积极态度,“我至今仍然认为,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对于宽容、和平共处是非常重要的”。

一路走来一路歌。成立八年,伯乐中文合唱团多次到中国访问和演出,成员们亲身感受并被中国文化所吸引,一些人申请到赴中国留学的政府奖学金,带着各自在合唱团起的中文名,到中国继续深造,成为中德友好新的传承者。

2020年武汉暴发疫情,合唱团师生仅用三天时间就录制完成音乐视频《让世界充满爱》,为武汉加油。有几名跟随合唱团到过武汉的同学也加入进来,并主动穿上当年在武汉大学买的卫衣参加拍摄,真情感动了很多人,视频全网刷屏。

合唱团的创始人、指导老师张云刚回忆说,当他在中文课堂上跟同学们提出录制想法时,一名学生说合唱团就是用歌声和音乐连接德国和中国的,这时候不唱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于是,合唱团仅练习了半个小时就开始录制了。一些没赶上的同学不断问老师还有没有机会参与,很多师生的心里话没表达出来。一星期后合唱团又录制了一条加油视频,伯乐中学的乐队还演奏了《拉德斯基进行曲》,并在结束时一起喊出“武汉加油”。

2021年初,合唱团成员因疫情停课很长时间,他们响应张老师的提议,自己在家学唱《疫情过后》,自己录制视频。众人视频合成后又成为一支刷屏之作,获赞超过2000万。很多中国人就是通过这两条音乐视频认识伯乐中文合唱团的。

跨国交流让心与心贴近

《疫情过后》的主唱之一马洁菲是2021年汉语桥比赛德国赛区的亚军。她的学校并没有开设中文课,不过受多年学习中文的哥哥姐姐的影响,她靠学唱中文歌入门。后来她加入了伯乐中文合唱团,一边学习中文歌曲,一边跟志愿者老师学中文,终于取得了可以跟哥哥姐姐比肩的佳绩。

伯乐中文合唱团协会主席奥拉夫·米尔曼先生认为,中文合唱团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德中年轻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合唱团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她是连接德中两种伟大文化和两国人民的桥梁。这些年轻人通过学唱中文歌,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中文发音水平,也激发了他们了解中国的热情。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前夕,张云刚收到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应邀给合唱团签赠他们合编的《给孩子的科幻》一书。毕业于武汉大学的韩松在寄语小视频中鼓励合唱团成员继续学好中文,希望将来有机会交流,科幻能够让人们的想象力走得非常远,把人们带向非常灿烂的未来。

源源不断的交流让人与人增进了解、心与心更加贴近。

2016年合唱团成员艾佳颖(Veronica Artemew)第一次跟随合唱团访问中国,高中阶段就到过中国六次,是合唱团里次数最多的,她引以为傲。参加合唱团不仅让曾经怯场的她变得落落大方,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虽然高中毕业多年,她仍然非常喜欢在合唱团唱歌,每次回想起跟合唱团成员一起到中国的经历,都有跟当年同样的感受,“毕竟这些快乐是没有保质期的”。她期待下次的中国行尽早到来,因为“感觉每年如果不去一次中国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更幸运的要属合唱团成员海洋(Daniel Rakewitsch)了。今年秋天,他如愿以偿来到北京大学,成为一名研究生。他用中文发了一个朋友圈动态:“现在,我生活中下一个有趣的章节马上要开始了……我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并交很多新朋友……我一定要努力,全心全意学习,天天向上!”

这也正是他们的老校长司空佩岩所乐见的。“合唱团的毕业生有的正在或即将前往中国学习,他们拥有出色的语言能力,并且与合唱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让我对合唱团的发展充满信心。”

“合唱团已经成为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司空佩岩说。

来源:参考消息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合唱团   中文   伯乐   青少年   德语   德国   武汉   科幻   疫情   中国   司空   歌声   成员   文化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