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远见的父母,不愿和这4种家庭结亲,非常现实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深有感触:


“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如果父母不同意你们在一起,别觉得父母不理解你。这世界上骗孩子的父母很少,但骗人的爱情很多。”


其实,做父母的心都一样,生女儿怕嫁不好,生儿子怕娶不好。


有远见的父母,从不跟4种家庭结亲家,原因非常现实。


这不仅藏着他们走过的弯路和撞过的南墙,更是对子女的惦念和担忧。



以前收到一位读者的私信。


结婚前,她觉得老公和婆婆都挺好的,家庭氛围和谐。


可是结婚后她才明白,这种和谐,对他们而言是母慈子孝,但对她来说,却是一场灾难。


平时,小到日常开销,大到工资奖金,婆婆全部都要亲自过问。


甚至还私底下要求老公把工资卡交上去,理由是他们不会理财,乱花钱。


又比如,装修房子时她想要简欧风格,婆婆坚持要复古风,不按着她来就不让装修,全然不顾这是他们自己的小家。


她觉得委屈,但每次和老公商量,老公要么平静顺从,要么就跟着婆婆一起说她。


“结婚前,我也是想和婆婆好好相处的,可是现在我明白了,很多人,不是你对他们怎么好,他们就会怎么对待我。”



一般来说,家庭中的权力主导者,决定婚姻关系的走向。


可是当这种权力主导者为对方父母时,显然这段关系已经错位了。


所谓一物降一物,如果对方家庭里,父母中有一方表现得十分强势,同时也映射出丈夫的懦弱没有主见。


这也意味着丈夫就无法以一个成熟男人的身份,承担起平衡妻子和自己父母之间关系的责任。


最后,婆媳矛盾往往因此演变成夫妻矛盾,小夫妻的感情再好,也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内耗。


作为父母,必然不愿意女儿嫁到这样的家庭,受到这样的委屈。



中国有句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结婚是过日子,面对柴米油盐的生活,分歧是常见的事,争吵也时有发生。


但最怕的是,有些家庭内部不团结,兄弟姐妹离心离德,这无异于在给婚后生活增加新的矛盾。


看过一个帖子。


一个女生,嫁给两兄弟中的弟弟。


结婚前女孩的心态很好,知道两兄弟不和,但女孩无所谓,觉得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


可是后来她发现,很多时候,不是你自己做得好就行。


比如,公公生病住院了一周,按道理应是两家人轮流照顾,但大哥一周就露了几次面。理由是公公当初供弟弟上大学,现在他就应该多出点力。


再比如,她和大嫂同时生孩子,但婆婆选择照顾大嫂坐月子,原因无他,大嫂的娘家比较有钱有势。


还有宅基地的分配,过节送礼买菜等等,原本的兄弟不睦,最后演变成三个家庭的矛盾。


帖子最后,女生说:


“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一定不嫁兄弟姐妹间不和的家庭。


除非你老公比他兄弟强,或者是你自身能力比你妯娌强,要么娘家有实力,否则会过得很委屈。”



为人父母,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过得好。


尤其是家有女儿的,女儿嫁人不仅仅是嫁给一个男人,更是嫁给了一个家庭。


但倘若原生家庭中,兄弟姐妹相处势如水火,矛盾重重,即便是家财万贯,到最后也会弄得一地鸡毛。


嫁入这样的家庭,后果可想而知。



都说,一个房间就是一个能量场。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家的厨房永远积攒的是各种塑料袋,阳台堆满积灰的瓶瓶罐罐,房间家具落满一层灰……


你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娶/嫁到这样的家庭吗?


必然是不愿意的。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越过越好,而不是在邋遢的氛围中过完下半生。


不是看不起,也不是指责他人的生活方式,只是一个家庭的整洁程度,很大程度就代表了一个家的幸福程度。


同样的,脏乱无序的背后,也传递一个家的生活态度:懒散、拖延、没有追求。



也许在当下,很多热恋中的情侣觉得有些小题大做,日子终归是两个人的,以后自己搬出来住就好了。


且不说,结婚后肯定避免不了打交道,更别低估了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从来是潜移默化的。


从小生活在邋遢环境中的人,大概率都是甩手掌柜,眼里是没有活的,也不愿意干活。


最后,只能是一个人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


很多时候,婚姻没有那么多浪漫壮丽,而就是这一桩桩微不足道小事组成。


一开始也许是几个脏碗、几团纸巾、几个塑料袋,但更考验耐心,折磨人的是无数没有名字的,不被人注意的隐形家务。


当你日日都被这些繁琐细碎的消耗体力,怎么不会觉得委屈,怎么不会心生怨怼。


再多的浓情蜜意,也会化为彼此厌弃。



节俭,是一种美德。


但我见过很多长辈,习惯了一辈子处处节俭,在涉及婚姻大事上依旧精打细算,权衡彼此得失。


有的男方父母出首付,要求女方把彩礼用来装修再陪嫁一辆车,这样他们在亲戚朋友眼中才有面子。


有的小情侣感情一直很好,等到快结婚时,女方家长坚持要20万彩礼,还要5万金器,不肯让利半分。


还有房子加名、财产公证等等,层层博弈,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了。


可结果呢,算来算去,算到最后两家反目,又或者小夫妻婚后一直为此争吵,彼此心里留下一根刺。


其实,生活中精打细算没有错,但是倘若连结婚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婚姻,还有什么意义呢?



有远见的父母,更不会和一个处处防备,斤斤计较的亲家结亲。


谁家的孩子不是宠着,无忧无虑地长大,还没结婚就算就被这么清楚,那以后朝夕相处,又怎么能让人放心踏实呢?


特别认同一句话:“婚姻的本质,是一场彼此兑付平衡的价值交换。”


是两个人在一起旗鼓相当的维度里,共同努力。


而不是满嘴都是爱你,心里都是算计。


婚姻才刚开始,余生还很长,而你又怎么相信,一个精于算计的人,能陪你共度余生呢?



结婚从不是两个人事,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可我见过很多年轻人,父母越是反对,就越是坚定认可那个人,认为是在维护人生的选择权。


等到结了婚才遇到各种不如意,才去后悔当初没听父母的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哪怕他们逐渐老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我们的眼界、观念有太多的不同。


但千万别忘记了,他们永远是最了解和最爱我们的人。


点亮“在看”,和大家共勉。

作者 | 小嗲

图片 | 视觉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金器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欧风   父母   家庭   彩礼   精打细算   大嫂   婆婆   委屈   矛盾   女儿   老公   现实   婚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