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贸易战?法德对美国发出“威胁”,亲近中国或成欧洲唯一选择

美国提出的《通胀削减法案》让欧洲十分不满,在此背景下,法德领导人达成共识,如果有必要,他们将对美国进行贸易报复。

据国内媒体“观察者网”报道,近日,美贸易代表戴琪与欧洲就推进《通胀削减法案》的谈判不欢而散。欧洲贸易代表普遍认为,该法案是对欧洲企业的“歧视”。尽管戴琪强调,双方具体能够达成什么样的协议,还需要进一步谈判。但考虑到早些时候,法德领导人已经对美国发出贸易报复的“威胁”,分析认为,除非美方做出让步,否则该法案极有可能会加速美欧关系的破裂。

据了解,所谓的《通胀削减法案》,其实就是美国政府计划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本土企业的补贴,涉及到的领域包含发展清洁能源和医疗保障等。

就拿清洁能源领域举例,除了美国的本土电动车企业能够享受到高额补贴外,如果美国消费者购买本土组装的电动车,他们也能享受到大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还有一个特别规定,那就是这些电动车所使用的电池,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金属。很显然,这样一来,欧洲和日韩等国的电动车,瞬间在美国市场就失去了竞争力。

分析认为,美国此举多半就跟早前推出的《芯片法案》一样,本质目的无外乎两个。一是振兴国产企业,二是逼着外企将产业转移至美国,从而进一步推动欧洲和日韩等国“去工业化”。换句话说,美国为了恢复制造业,又一次将自己的盟友当成了牺牲品。

很显然,由于受到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眼下欧洲的经济本就不景气,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国家压根就接受不了美国这种“歧视性”的补贴。所以,法德带头反抗,实属正常。

当地时间10月2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了一场会谈。诚然在很多方面,双方依旧存在分歧,不过,对于《通胀削减法案》,马克龙和朔尔茨均表示了担忧。最终,两国领导人一致决定,在必要的时刻,或许可以考虑对美国进行贸易报复。

事实上,从《通胀削减法案》在今年8月正式生效开始,欧洲国家便以各种实际行动表达了不满。有消息显示,马克龙早在十月中旬便呼吁法国消费者购买欧洲制造的电动车。此外,马克龙强调,欧洲必须要采取“有力行动”作为回应。

对此,有分析人士就指出,在欧洲被彻底激怒的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们不排除会选择与美国打响一场跨大西洋贸易战。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马克龙和朔尔茨的“威胁”不是说说而已。

另外,德国总理朔尔茨马上要率领代表团访华了。分析人士注意到,在目前已知的代表团名单中,几乎清一色都是德国企业的巨头。很明显,朔尔茨此行的主要目的,多半就是寻求合作。默克尔时期务实的对华政策让德国收获满满,如果朔尔茨能够亲近中国,也许德国还真有可能化解这场危机。

当然,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欧洲根本不敢反抗。这一点,从早前美英抢走法国潜艇订单,以及“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后,德法两国的表现就能看出。哪怕自身利益受损严重,不管是马克龙还是朔尔茨,他们似乎依旧不敢轻易对美国撕破脸皮。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通胀削减法案》,美方并没有让步的打算。美财政部长耶伦早前曾直言,对于已经制定的法律,美方将严格执行。换句话说,甭管欧洲如何在这一问题上争取,《通胀削减法案》所包含的内容,几乎太可能有所调整。

不过,忍耐始终是有限度的。从现实的角度去看,如果美国铁了心要吸干欧洲的血,他们绝对是有可能与美国分道扬镳的。显而易见,一旦欧洲与美国交恶,亲近中国或许就会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

总的来说,结合二战结束后的历史去看,欧洲好像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所以,不管是德法还是其他欧洲国家,他们想要真正意义上的觉醒,也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谁也没法否认,马克龙和朔尔茨对美国发出的“威胁”,完全称得上迈出了走向独立自主的重要一步。欧美关系如何发展,我们就静待时间给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欧洲   美国   通胀   美方   法国   德国   法案   早前   电动车   中国   亲近   贸易战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