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要买玩具怎么拒绝?别说“太贵”,这样处理更有智慧

当孩子想买一个价格昂贵的玩具时,很多家长都会脱口而出“太贵了”,拒绝孩子的请求。

可眼看孩子哭着喊着赖着不走,有的家长又拗不过,只能看着日渐消瘦的钱包,不停对孩子强调这是最后一次,结果却是“有一有二亦有三”。

作为家长,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经历,大多数家庭并不足以富裕到孩子的“玩具自由”,尤其现在的儿童玩具价格越来越高,动辄几百上千,想要随意地“买买买”不是太容易。

那么孩子要购买这些昂贵的玩具时,我们到底该如何拒绝呢?

孩子想要买玩具,别急着说“太贵”

尽管孩子对钱没有准确的概念,他们无法准确分辨,一辆玩具车卖2000元价格是高还是低,但他们却能够理解“贫富”。

当孩子提出要求,我们用“太贵了,买不起”来拒绝时,很容易会使孩子觉得:妈妈之所以不给我买玩具,是因为家里没钱,同时潜移默化中给孩子留下印象:贵的东西不能买,我家买不起,需要节约。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从小为孩子养成节约习惯不是好事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虽然给孩子养成节约习惯是好事,但不能通过这种“哭穷”的方式。

孩子们的心思单纯,可能家长只是随便找了个理由拒绝,但他们却会信以为真,由于愿望总是得不到满足,进而引起不自信,乃至于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会低人一等。

尤其某些孩子可能还会产生错误认知,觉得父母不爱他了,或者是认为自己不值得父母购买如此“昂贵”的玩具,慢慢对自我价值贬低,形成自我怀疑与否定,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对孩子“哭穷”,负面影响比想象中更大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脱口秀演员梁海源讲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

小时候,父母经常给他灌输家里穷的概念,让他觉得就连买雪糕都会有负罪感,导致他长大后无论赚多少钱,心里都是穷的,依然会觉得很缺钱。

而当孩子请求买玩具,我们用“太贵了”来拒绝时,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等同于在向孩子“哭穷”,告诉孩子家里条件不理想,和那些家长反复对孩子说“咱家穷,你要听话懂事”本质是相同的,很容易对孩子带来两种负面影响。

第一种是会使孩子自卑,在同龄人面前觉得约束,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

第二种是可能会使孩子产生补偿心理,童年时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在长大后加倍的爆发出来,产生不加节制的报复性消费。

比如小时候想买漂亮衣服没有被满足,等工作后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时,就会用大部分收入来购买衣服,就算自己并没有实际性需要,也要买回家摆在衣柜里。

怎样巧妙拒绝孩子购买玩具的请求?

有位在玩具店上班的店员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一名12岁的男孩想买一把标价1600元的玩具枪,再搭配一个不锈钢的靶子,总价超过2000元。

由于价格太贵,这把枪实际上是为成年人准备的,可意外的是,第二天小男孩就领着爸爸来到店里,点名要买那把精致的玩具枪。

可想而知,父亲断然拒绝了他,表示超预算了。

不过父亲同时和男孩约定,你可以攒钱买,自己也可以提供一些挣钱的机会,男孩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下来,还和店员约定一定要把玩具枪给他留一个月。

眨眼间两个月时间过去,店员已经忘记了和男孩的约定,玩具枪也已经被卖了出去,小男孩却带着钱来了。

小男孩激动地告诉店员,这些钱有多么来之不易,周末和十一假期去父亲的朋友家帮着拾棉花,挣了1500,父母又支援了500,两个多月才总算凑够这些钱。

店员听完后,当天就给男孩订了货,第二天小男孩欢天喜地抱着玩具枪回家了。

其实我们在拒绝孩子购买玩具的请求时,也可以借鉴类似的方法,除了告诉孩子玩具比较贵,虽然能买得起,但是已经超预算了之外,还可以与孩子“约法三章”,让孩子通过努力完成一定的目标,来攒钱实现愿望。

既不盲目拒绝孩子,也不随意纵容,如果孩子半途而废,没能把玩具买下来,那么通过这种延迟满足的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孩子的购买欲望,而如果孩子真的能够达成目标,那么我们选择“破费”也未尝不可,毕竟达成了教育目的。

结语:

教育孩子不是容易事,简简单单的一个回答,却可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孩子请求购买玩具时,希望大家别忙着说“太贵了”拒绝,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帮孩子健康成长。

今日话题:你一般会怎样拒绝孩子的类似请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玩具   孩子   店员   昂贵   节约   家长   父母   男孩   智慧   玩具枪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