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瑞金研究:胆固醇越低,癌症风险越高?学会几招控制血脂

“医生,高血脂是一定会诱发心脏病吗?”

35岁的赵先生在公司的一次体检时发现了高血脂,因为平时经常听别人说“三高",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所以听到自己患高血脂后,非常紧张。便询问医生自己是不是一定会得心脑血管疾病。

医生安慰赵先生不用过度紧张,并告诉他说:“高血脂属于临床中极其常见,只要积极控制饮食,使血脂维持在正常水平,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

但是赵先生非常疑惑,他告诉医生,自己平时饮食也是荤素搭配,怎么会得高血脂呢?

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赵先生有数年的饮酒史。尤其是近两年因为工作原因,其饮酒也越来越频繁。所以医生推测赵先生的高血脂极有可能是喝酒导致的,建议他尽量戒酒

之所以建议赵先生去改变生活方式,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血脂带来的危害真的不容小觑!

血脂是什么?高血脂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听到“高血脂”一词,但是你真的知道血脂是什么吗?

其实,血脂是对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一系列脂类物质的总称。那么,长期高血脂究竟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呢?

首先,高血脂有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这主要与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有关。

低密度脂蛋白属于“坏胆固醇”的一种,占总成分的60%以上。而低密度脂蛋白会破话人体的内皮细胞进入血管内壁,当其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会形成泡沫细胞,出现脂质条纹,也就是早期的粥样硬化病变。

同时,巨噬细胞会在体内分泌大量炎症因子,促使血管斑块体积不断增大,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血管狭窄,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所以,建议人们在发现高血脂后,一定要积极调整不良生活习惯。

其次,长期高血脂还有诱发高血压的风险。

因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间会相互影响,一旦血脂偏高,就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出现血压增高的症状。可能很多人会想,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没有什么致命的危险。

高血压的确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它属于血管综合疾病的一种。如果不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控制,可能会出现突发脑溢血、脑梗等致死性疾病,同样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再者,高血脂还会诱发、加重糖尿病

上文中也介绍过,“三高”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当出现长时间的高血脂症状时,可能会导致胰岛素受体数大幅度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症状,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另外,高血脂还可能会诱发脂肪肝

顾名思义,脂肪肝就是指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这主要就是因为人体内血脂的持续性增高,所以才导致大量剩余脂肪堆积在肝脏部位,出现了脂肪肝。

最后,高血脂还会在一定程度增加出现胆结石的可能。

因为长期高血脂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一旦胆囊中的胆固醇含量超出胆汁的能力范围,就会出现胆固醇饱和,形成胆结石。

这时候可能很多人会想,既然高血脂会对身体造成这么多不利影响,那是不是就代表血脂越低越好?

胆固醇含量过低又有什么危害?

很多人看到高血脂给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后,可能会误以为血脂降得降低就代表身体越健康。

但其实,血脂过高、过低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当胆固醇含量过低,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1、增加患癌的风险

早在2014年,上海瑞金医院的科研人员为了证实,癌症与低胆固醇之间的关系,就对我国各个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14万余人,进行了长达近4年的跟踪寻访。

最后根据统计数据发现,其中低密度脂蛋白低于100mg/dl的人群,患肝癌、胰腺癌、消化道癌、宫颈癌的几率,分别比普通人高出2.6倍、1.9倍、1.05倍和0.9倍。

尤其是其中糖尿病病人的患癌风险最大。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原因,试验人员有做了大量相关试验。

结果却发现,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与免疫细的功能调节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帮助激活免疫信号,帮助调节抗肿瘤细胞的活性。

所以,上海瑞金研究院在《美国心脏病学院周刊》发布数据称,体内低密度脂蛋白极低的人群,比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稍高人群的患癌率更高。

提醒大家在预防高胆固醇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也要警惕低胆固醇诱发癌症的风险。

2、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根据《神经学》杂志发布的实验数据来看,低密度蛋白水平在50-70 mg/dL的人群,比水平在70-90mg/dL的人出现脑出血的风险,增加了近70%;而其<50mg/dL的人群与其相比,脑出血的风险更是升高了170%,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可以保持细胞膜的稳定,以及为其提供营养。而人体的血管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所以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低时,就会影响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会导致血管弹性降低,诱发脑出血。

3、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调查研究发现,人大脑组织中有1/5的物质是胆固醇,且大脑功能的正常运行神经细胞的生长,都需要胆固醇的参与。

所以,当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时,会严重影响大脑功能的正常运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痴呆的风险。

4、影响消化功能

很多人可能会非常疑惑,胆固醇的含量会什么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呢?

其实,这件事还要从胆汁说起,很多人并不知道,胆汁有辅助消化的作用。而胆囊分泌胆汁需要胆固醇的参与,也就是说,如果胆固醇含量过低,就会导致胆汁的正常分泌。严重影响人体的吸收、消化功能。

通过阅读上文大家可以知道,胆固醇含量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学会控制胆固醇的平衡对于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正确控制血脂?

胆固醇水平过高可能会诱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而水平过低又可能会增加患癌的几率,所以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科学、正确地将血脂维持在正常水平。

首先,控制饮食是保持血脂平衡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对于高血脂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尽量避免动物内脏、海鲜、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

建议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荤素搭配,科学饮食,使血脂保持正常水平。

其次,有氧(耐力性)运动也可以帮助保持血脂水平稳定。

根据调查发现,有氧运动(游泳、慢跑、快走、骑车等)可以消耗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帮助维持体内血脂水平的稳定。

所以建议人们在生活中,尽量每周保持3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帮助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再者,药物控制也是临床中控制血脂的主要措施。

对于某些在调整生活方式后,仍不能较好保持血脂水平的人群的来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进行控制。

最后,还需要定期监测血脂。

血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日常血脂水平的详细记录,可以帮助直观看出近期血脂水平的变化。

定期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

在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中,高胆固醇会诱发一系列疾病,威胁生命安全,所以有些人在生活中都减少肉类等,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但是,我国研究发现,长期低胆固醇也可能会增加癌症、老年痴呆等出现的几率,同样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所以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尽量做到饮食均衡,使血脂保持正常水平,避免其过高、过低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文献来源:

[1]《低胆固醇=高癌症危险?》,付玲;李耀明,2019-11-15

[2]《不同癌症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曾峰;肖伟民,2016-01-16

[3]《胆固醇过低易患癌症》,沈尔安,2011-11-2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胆固醇   血脂   瑞金   风险   脂蛋白   胆汁   可能会   上海   癌症   不利   含量   人体   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