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回归引起网上热议

供销社是计划时期兴办的。建国后我国各地农村成立了供销社。乡里有供销社,村里有代销点,代销点归乡供销社管理,货物由乡供销社统一供货,人员由乡供销社安排。

县里有供销总社,负责管理各个乡,货物由县里供销社统一安排分配发放。当时的乡供销社主任由县供销总社安排任命。

地区,省,都有供销社,全国有共销总社,负责安排全国的物质计划,和分配给各省的轻工物质。

供销社当时主要服务于农村和农民。解放后,我国还是一穷二白,各种生活物质相当匮乏,必须得按人头进行分配,才能平等。

当时供销社供销的物质主要有,学生用品,包括笔纸等,生活日用品,牙膏,香皂,毛巾,还有白糖,酱油,各种糕点,当时的白糖和白酒要发票的,每人每年给几斤,不随便买。

还有布匹等也是发票的,布票每人每年二十一尺半,线票一支,棉花票一斤。

放票的原因主要是物质匮乏,如果不放票的话,可能让有钱有权的人都买去了,没钱,没钱的人可能得不着,放票是有效的手段。

当时供销社还按各村,各生产队分配化肥,因当时我国的化肥短缺,必须按各生产队亩数多少来分配化肥。

供销社还按各村人口多少来交生猪任务,鸡蛋任务,供销社按低价收购,一等毛斤猪4角二分,二等4角,三等猪三角分,鸡蛋3~4角一斤,供销社收购后运到城里,支持工人老大哥和人民解放军。当时供销社为人民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能到供销社上班的人都很羡慕,当时,上供销社上班的人挣工资,每月能挣30~40元,这个钱数当时就不少了,能顶生产队两个劳力工分,而且上班有钟点,农村的老百姓很是羡慕。

当时供销社的服务员服态也不是很好,个别的也很牛,对农村的老百姓也很待见,有的唠嗑,有的织毛衣,喊他们一声,他们有的还急了。

改革开放后,丰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各村,各个角落,成立了很多的超市,小卖店,化肥店,老百姓用的东西应有尽有,老百姓什么时间来都行,老百姓真正成了上帝。许多农村老人说,让你供销社的人牛,这回都给他们解散回家了。

听说有的省,有的地方又重新成立了供销社,我不知道他们要经营什么,如果象过去老供销社那样,费人,费地,费资金,弄不好还层层拿回扣,我看还是不成立为好,不走回头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供销社   生产队   总社   县里   化肥   供销   老百姓   物质   分配   农村   网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