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华夏文明(下)

二,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安史之乱

安禄山兵犯潼关,不通军务、又年老昏聩的李隆基开始作妖,他的疑心病,不合时宜的发作起来——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这哥仨,他只要信任一个人,盛唐也不至沦落至此!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

没有了上层氏族的制约,加之又出现了科举考试,这一改变底层氏族命运的钥匙,文官集团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只不过,此时的文官还远无法跟后世那种,可以和皇帝共治天下的士大夫集团相提并论!

以七宗五姓为首的世家覆灭,只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之一,但因为不是本文讨论的主题,在此就不展开了。以下主要说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绵延千年的恶劣后果——

首当其冲的就是中晚唐的藩镇割据,文人沦为武人的走狗!

五代十国以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赵二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结果发展成靖康之耻,导致岳飞被害,最后崖山亡国!

再到明朝皇帝早夭、明末党争,以及后来的清军入关,再到清末的一系列耻辱的条约!

这些历史大事,都是安史之乱造成后果的延续!可以说,安史之乱对华夏文明影响之深远,远超任何其他时期的历史事件!甚至包括五华乱华!

从唐朝中期到赵二平定北汉,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藩镇割据成为华夏的主旋律!朝廷对地方完全失去了统治力,除了战争规模,可以说这一时期,就是另一版本的战国!

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只是表面上占统治地位,实质上,各代帝王,只是将儒家作为统治手段的一种而已,在宋代以前,儒家一直是跟道家、纵横家、阴阳家,还有后来的释家并举的!

因此,千年以降,即便是华夏文明最为孱弱的东晋时代,也能硬憾北方游牧力保不失!但因为安史之乱带来的连绵不绝的战乱,一部分以家国天下为毕追求的文人士子,开始思考起来!

相信这其中一定有人是真心为国为民的!但经历门阀氏族消亡、外族入侵、牛李党争、军阀割据等一系列失败的摧残,忧心为国的文士们生出了执念,他们认为,所有祸乱的根源都来自武人!

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确实不能怪他们,毕竟在那个时代,只要手里有兵权的,就没有不作乱的!武人就算想洁身自好,也要问问手下的骄兵悍将答不答应!

而那个时代对文人来说,则更加悲惨,不但要被武人呼来喝去,动辄被杀,还为世人耻笑,说成百无一用是书生!文人士子一生所学几无施展之地!

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很多文士都将五代十国,称为最黑暗的时代!那个时期可说中国上下五千年,文人地位最低下的时期!

所谓物极必反,当书写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人们,被压迫到一定程度之后,所爆发出来的威力将是无法估量的!

终于,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晋言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武将的地位骤然下降,再到赵二时代,武将的地位降到到中国历史之最,也开启了华夏近千年崇文抑武的历史!

两宋皇帝畏武如虎,哪怕经历了靖康之变这种历史级别的耻辱,赵宋皇帝也改变不了这种深入骨髓的畏惧!

南宋灭亡,文相爷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道出了华夏文人威武不屈的气节,但也表明了两千年来,文人自我标榜的真实用意——重名轻利!

生死是小,失节是大!这一座右铭,则被明朝文人很好的继承下来!那帮由底层士子组成的炮灰,被真正的士大夫阶层洗脑并控制,成为了文臣之间争权夺利的手段!

以文人轻生死为兵器,上可以要挟皇帝,下可以攻讦政敌!让历朝历代统治者头疼的党争,在明朝彻底爆发开来!

因为在明朝中叶内阁制度的成型,使得党争常态化、规模化,终晚明一百余年,文官自己,以及跟皇帝的争斗,成为大明朝堂的真正主题,其余什么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成了相互攻讦的注脚。

武将仅仅在洪武、永乐两朝短暂雄起,便在土木堡之变后,再次成为文官的附庸!以文统武的惯例,就这么刻入了彼时华夏文明的基因!

哪怕清军入关以后,曾经尚武好斗的满族,经过定南明、平准噶尔、灭三藩、战沙俄,以及屡次剿灭内乱,终康雍乾三朝一百余年,也没能湮灭华夏重文轻武的传统保留项目!

晚清时期,汉族四大名臣先后崛起,再次开启以文统武的模式。直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新式军阀崛起,才终结了华夏文明的这一传统!


三,落后的根本原因

自杯酒释兵权到清末,这千年时光,除了明初的几十年,武将一直都在文人的压制之下!没有了尚武之心,华夏也就没有了开拓进取之心!

为什么洪武年间,蓝玉大胜北元之后,朱元璋没有继续开疆拓土?为什么永乐年间,朱棣五征漠北会被后世冠以穷兵黩武?

就是因为那是文人的时代!即使亡国百年!即使20万军民殉国的往事历历在目!可那帮人依然如故,依旧拿着武人不可信的传统不肯丢下!

本着宁可亡国,也不能让武人压过文人的信念,一直传承下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因为作为统治阶级的文人,皆为这样的言语洗脑,才使得华夏一直沉沦,竟沉沦了千年!

我们看似是近几百年才开始落后,可这种落后在1000年前就被定下基调了!文弱之风盛行,自然就失去了进取之心!这样的民族纵然在两宋繁华一时,最后也免不了做亡国奴的下场!

晚清的各种运动、各种强国之举,看似都卓有成效,结果到了最后都变成了笑话!这并不是努力的方向错了,而是千年以来形成了传统!文弱到深入骨髓的传统!

这才是我们无论怎么改革,都摆脱不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可以说,近代的屈辱,在1000年前就注定了!

由安史之乱引发藩镇割据;由藩镇割据致使文人地位一落千丈,从而引发了他们的思考,进而发展到以文抑武;然后就是武备废弛,频繁被外族入侵,哪怕短暂爆发过,也无法更改深入骨髓的理念!

这才是近代落后的根本原因!论文化、论体制我们甩西方n个身位,我们落后的只有科技而已!他们至今还处于我们的东晋士族时代,所以,只要不再出现重文抑武的现象,我们超越西方,也只是时间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华夏   士子   儒家   藩镇   明朝   安史之乱   武人   文官   文人   落后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