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之谜:大量新兵被派上战场,是为什么呢?

在1979年爆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中尤以新兵的伤亡最为惨重。为何当年解放军参战单位中会有大量新兵?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国际斗争形势严峻

当时正值美苏冷战达到最高峰,双方都将亚太地区作为霸权争夺战的战略核心,苏联靠着这一时期一定的军事优势,开始将触手伸向东南亚。这一举动显然扰乱了我国还算安定的周边局势。

要知道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后就与苏联交恶,两国之间还曾围绕珍宝岛爆发过小规模武装冲突,两国之间的关系本就十分紧张。如今苏联野心越发明显,中国政府也对苏联在亚洲地区的一举一动高度戒备。

在意识到中苏渐行渐远以后,美国秉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原则,开始与中国进行接触,并在上世纪70年代恢复了两国的正常邦交。这无疑是让本就把中国当成眼中钉肉中刺的苏联感到威胁大增。

为了不让中国倒向西方阵营,苏联通过对中国周边布局,企图遏制中国发展。又在外交上不断与中国接洽,一副一手蜜糖一手大棒的姿态,希望迫使中国到苏东阵营中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兄弟友邦越南又发生了政权更迭。新上台的黎笋政权,背离胡志明同志定下的发展路线,转而靠着相对优势的军力大肆侵犯老挝,柬埔寨等邻国。在与苏联达成军事同盟后,黎笋更是打量起了我国西南边境

面对越南在中越边境犯下的屡屡罪行,我国势必是要出兵惩戒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不得不打。但相对于越南那点军队,真正威胁中国国土安全的仍旧是在北方陈兵百万的苏联红军

当时苏联在远东地区部署了50多个师,让整个欧洲胆寒的钢铁洪流对我国同样有着巨大的威胁。这就意味着我军绝大部分有相当实力的主战部队,都必须要布置在中苏边境上,以防止苏联趁着我军与越南作战,在我国东北地区捅刀子

这就使得进入越南的参战单位只能将新兵作为主要的补充力量,再加上后期战场上的临时调动,我军参战各师团中都夹杂着大量新兵。

轮战练兵的打算

除了不可抗的形势所迫,我军让大量新兵走上战场也有希望通过实战让部队快速提升战斗力的打算。解放军是一支战功彪炳的队伍,但在中越战争爆发前,中国已经承平十余年,我军的战斗力不可避免的有所下滑。

哪怕是参与过1962年中印战争的老兵,此时要么退伍要么已经升任指挥员。依旧在我军基层中服役,并且具有实战经验的老兵是少之又少的。缺乏实战已经成为上世纪70年代的解放军部队最为头疼的问题。

而我们的对手越南陆军,在实战经验上就比我军丰富了太多。越南在二战后从占领军和殖民国家手中独立后,就一直经受着战火的考验。从50年代的抗法战争,再到后来的越南战争,越南陆军是一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队伍。

尤其是在抗法抗美战争时期,越南军队大量接受了中苏两国军事顾问团和武器的帮助。对于我军擅长的运动战,游击战和苏联擅长的机械化部队作战都有所涉猎,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又让越南人将丛林战当成了自己的拿手好戏。

70年代的解放军在班组火力,单兵装备和战场机动性上,未必比得过越南战争中将直升机当公交车使的美军。越南军队认为,既然自己可以击败美军,自然也能击败中国解放军

正是看到了双方在实战经验上的巨大差距,和战争磨炼对一支军队成长的必要性。哪怕是会受到一些教训,我国也必须让新兵们踏上战场,接受战火洗礼

解放军建制的弊病

当时解放军的野战部队主要分为甲乙两种类别,从番号上看二者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甲类部队和乙类部队在训练方式,武器装备,人员编制等决定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方面都天差地别。

甲类部队也就是俗称的主力精锐部队,这类部队一般都有着显赫的历史和骄人的战绩。部队训练的强度很高,各式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一般也优先配备给这类部队。甲类部队的任务也很简单,不光要打仗,还要打赢

而乙类部队则完全不同,虽然名义上也是野战部队,但这类部队面向作战的训练进行的较少,主要是做一些建设方面的工作。虽然作为甲类部队的补充力量,一旦战争爆发,乙类部队还是会走向战场,但平时训练重点的不同,注定乙类部队的战斗力会打一个折扣。

每个野战军下面一般是由一个甲类师和两个乙类师组成,这样混编的目的是在保证部队一定战斗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军队开销。但这也意味着战争爆发时,要将两个乙类师扩充至甲类师水平必然要从其他部队抽调大量兵员。

前文提到,当时我军的主力部队为了防御苏联是抽不开身的,所以只能通过招募大量新兵来为部队补充。

即使我军的确有抽调一部分老兵进入参战单位起到老带新的作用,但这些老兵一般都会去更需要经验和技术的炮兵或装甲兵单位,步兵战斗单位仍然是新兵占绝大多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新兵   苏联   乙类   越南   反击战   我军   战斗力   中国   解放军   战场   部队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