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当头棒喝,刘荫枢秉烛而明

刘荫枢康熙八年中举,十五年中进士,可谓科班出身。进入仕途,也是稳定升迁,七十三岁时,任贵州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一级,在当时已步入高官阶层了。中国的官僚体制中,只要你大小是个官,有许多事就不需要你亲自动手了,如写文件之类有刀笔之吏,加上“荫枢少以豪杰自命,读书耻事章句”,在写字上用功不多,“至于字学,少时拙于书,居官后,遇上行者,任之吏书。而泛常下行之文,任手荒唐,几于点画不辨”,需要时对上有秘书代劳,对下随手写几笔,反正下属要适应,不必考虑太多,也习以为常了。

不过事情常常会出现意外。

康熙五十二年,贵州出现一起苗人杀死兵役的突发事件,引发了少数民族与官府对立,各界压力很大,在苗人不交出杀人者的情况下,派兵围剿已箭在弦上。关键时刻,刘荫枢发挥了解决突发事件的超凡能力,成功化解危机,没有激化矛盾,这是刘荫枢一生中的重大功绩。矛盾基本解决后,刘荫枢向康熙皇帝上奏折汇报此事的处理情况(刘荫枢奏报蔡江苗人杀死兵役已自行献出凶手摺),康熙皇帝对刘荫枢处理危机的成绩是肯定地,但是,提出了一个新要求:“知道了。前任提督作官为人何如贵州通省搃兵何如,写密摺奏闻,已后凡奏折须尔亲手写来。”以后你刘荫枢再给我写奏折,要自已亲手写,不能再让秘书代劳了。

皇帝提出这样的要求过份吗?这是做官的基本要求啊,人家皇帝批奏折也是亲自批示,没有让秘书代劳,你说皇帝的秘书班子不比你一个贵州巡抚的秘书班子人多水平高?所以看了皇帝指示,他“恐惧惭愧,若无地自容。”这是因为,有些事,特别是有些秘折,越少人知道越好,皇帝要知道他对前任提督的评价,自然是想听到真话,如果你让秘书代笔,那么这真话的含金量可能会打折,因此说皇帝还是非常有水平的,一眼看出了问题所在。



这就给为官多年,自负甚高的刘荫枢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亲自写,书写水平不高,可能皇帝都看不清楚他的字迹,不亲自写,他敢吗?怎么办?练字。不练不成啊,形势比人强。

好在刘荫枢并不是花瓶,那是通过科举一步步走考来的优秀学生。七十三的高官练字,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摆正心态,这秘书用了几十年了,现在要自已写,肯定心理过不了这一关。于是乎,他将目光回望圣师孔子。

“孔子言,四十五十无闻,而卫武公、晋平公皆髦年好学。盖孔子之言勉人及时为学也。”刘荫枢不仅找出圣人言,还找出了两个榜样,卫武公、晋平公,这是历史上老而学习的典范。武公、平公皆少而失学,但最终皆成就比较高,那是因为听了老师的话,通过学习补充了自已的不足。

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为学,恐已暮矣。师旷曰: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初,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平公问师旷这个典故,好像就是为刘荫枢量身定做的。于是他为自已取了一个新号:“秉烛子”(闻旷言,猛然如梦方觉,因自号秉烛子),激励自已将七十三岁当成一个新的起点,于服官之暇,重新开始学习经史子集,重新开始练习书法,目标是给皇帝上奏折时,能有一手亲手书写的漂亮字体。自已动手,不用秘书,这是对一个官员,特别是做官几十年的高官的一个重大考验。



解决了认识问题,重新开始学习和练习书法后,刘荫枢的境界又上升了。“嗟乎,以数十年荒唐之手,放肆之心,不敢对亲朋僚友者,而一旦达之君父之前,纵不加罪,甯不愧于心,而腼于面乎。既而思曰秉烛而行,匪仅读书,写字亦然。古人笔法用意,非可取効旦夕,惟取从前放肆之心,改而为敬慎,荒唐之手,变而为清真。补过于万一已耳。”境界提高,处理问题就更加得心应手,而贵州一任,也成为刘荫枢为官做人的最高峰。

什么是领导水平?康熙皇帝对刘荫枢的从严要求,成就了一位出色的地方大员,也为大清保一方平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这康熙帝玩得那是一个炉火纯青。而刘荫枢的人生的关键时刻,遇上康熙这样一位明君,当头棒喝,醍醐灌顶,终于在七十三岁的高龄实现人生境界的又一次突破,也是幸运啊。

所以那些能成为的豪杰的人,年老时自命“老当益壮,君子法天,自强不息”,不断自我激励。而一般人岁数大了,会用“老无能为”之类来麻痹自已,最终走向平庸,这并不是爱人爱自已的正确做法。刘荫枢正是有感于自已的亲身经历,于是做《秉烛子自序》以自励,同时也激励后来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孔子   奏折   当头棒喝   贵州   好学   高官   荒唐   康熙   皇帝   秘书   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