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首富”辞职后,龙湖股价大跌,市场情绪为何如此激烈?

10月31日港股开盘,龙湖一度跌超40%,消息面上则是上周五盘后,龙湖公告吴亚军辞职。公告称,原董事长吴亚军因年龄和身体原因,卸任董事长,转任公司战略发展顾问。

除了龙湖,保利、招商蛇口、碧桂园、万科、中海等一众业绩表现仍可圈可点的房企股价都普遍大跌。

而市场认为导火索是吴亚军辞任董事长。

灵魂人物:吴亚军

吴亚军马上59岁,新接任的董事长陈序平则是80后,今年42岁。

个人身体原因,是吴亚军卸任的原因之一。 她说自己刚做完眼部手术,接下来还要继续手术,过去一段时间一直都心跳过速,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查到原因,所以感觉自己不太合适再往下工作。

吴亚军是龙湖的灵魂人物,相比于一众高调的房企大佬,她相对低调。不过,江湖上从不缺她的传说,她也是唯一一个让“地产狂人”宋卫平曾交口称赞的竞争对手,2010年时宋甚至公开放言,“你们可以卖掉绿城的股票,买龙湖的股票。

资料显示,吴亚军出生在一个县城大院中,她的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母亲是一位裁缝,经常忙到很晚。

中学时候,吴亚军文科成绩很有优异,尤其作文经常受到老师表扬。不过,大学她读的是工科,1980年进入西北工业大学的的导航工程专业,对鱼雷控制系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毕业后吴亚军被分到重庆前卫仪表厂做了4年技术员。与房地产结缘始于1988年,这一年,她去了建设部城建司市建委主办的《中国市容报》做记者和编辑。1993年,吴亚军下海参股创办龙湖地产。地产界的很大大佬如杨国强、许家印、宋卫平和孙宏斌们也都是在这段时间开启房地产业务的。

在整个行业大跃进时,龙湖几乎没有展露出太多野心,没有雄心壮志的口号,也没有规模排名上的贪婪;它保持着极为克制的债务和杠杆率,以及不露锋芒的增长节奏。这种稳健的财务偏好让其一直保持着匹配头部房企的低廉融资利率。

2022年8月,龙湖迎来一次重大的危机。8月9日网传龙湖存在大量商业票据“逾期”记录,或将破产。瑞银发布报告将龙湖、碧桂园服务等企业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龙湖股价引发市场担忧出现暴跌,市值一天蒸发200亿港元,也创出自2019年高点以后的新低。两天后,吴亚军展开行动,公司控股股东及主要股东选择以新股增持股份来代替收取2021年现金分红,14日龙湖获得35亿港元的银团贷款。至此,龙湖又在一次危机中安全着陆。

眼下,吴亚军虽然辞任董事长,但龙湖的股份结构没有变化,吴亚军目前通过家族信托计划持有公司42.6%的股份,仍为公司实控人。

深度机构化

在吴亚军看来,龙湖要真正成为一个机构化的公司,摆脱创业期的特征,创建深度机构化。吴亚军对企业“家族化”保持高度警惕,“去家族化”和“培养职业经理人”贯穿龙湖集团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2009年龙湖上市前夕,为了减少公司的家族企业色彩,作为公司创始人之一的蔡奎辞去公司副董事长及其他公司职务,开启龙湖集团“去家族化”的第一步;2011年8月,吴亚军宣布辞去CEO一职,交由邵明晓接任,“去家族化”进程更进一步;如今,陈序平成为龙湖集团成立29年来第二位董事长,也标志着龙湖的现代公司化治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公司进入新征程。

2004年开始,龙湖地产通过“仕官生制度”为公司寻找和培养优秀的中高层管理人才,形成龙湖的内部造血机制,由此,“仕官生”也成为龙湖通过校招特定选拔和培养出来的员工的代称。

龙湖为“仕官生”制定了完善的成长路径图,即希望仕官生用2-3年成长为一线经理,4-5年成为中层主力。

龙湖副董事长邵明晓对陈序平的介绍是:“他非常年轻,出生于1982年,对龙湖来讲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从我们自己体系里培养出来的年轻高管。”

2021年7月,陈序平被任命为龙湖集团COO和地产航道总经理,2022年2月底成为龙湖集团CEO。在今年3月的业绩会上,吴亚军表示,陈序平是一个合适的CEO人选,相信他会用成绩来回应大家的期待。

机构化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很多民企都面临创一代退休,如何选拔接班人的问题。不依赖于创始人,将集团从家族化推向集团化和职业化,是新时代适应市场环境的新打法。

如今,民营房企普遍面临新老交替或二代接班的问题,但很多公司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才而焦虑。而龙湖通过仕官生制度,不断为公司输出优秀中高级管理人才,完成内部管理人才的自我输血,从机制上解决了人才焦虑问题。

未来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龙湖集团未来仍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今年年初,龙湖股价50港元,3个月前在20港元左右,如今龙湖的股价不足10港元。从股价走势图中也能看出,突发事件对龙湖股价的伤害极大,这类情况却不断发生。

龙湖的公告中也提到,2022年第三季度全口径销售为人民币598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8%。留给新掌舵者的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局面。

地产行业发展艰难。数据显示,今年1-6月,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为30564.7亿元,同比下降50.3%。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已有10多家知名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市场分析认为,房地产“黑铁时代”,房企拿地意愿、购房者信心层面都已发生较大变化。楼市分化加剧不可避免,如何完成当下的成去库存是个不小的问题。

行业趋冷,龙湖能够独善其身吗?未来,这个问题要交给陈序平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股价   大佬   年成   港元   首富   董事长   激烈   情绪   家族   机构   集团   地产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