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根在于心阳不通,中医名方:通阳散结,清痰浊

中医有句话叫做“阳气足,压百病”。

也就是说,心脏内的阳气得足,得通。心脏里面的阳气要是不足,不通了,那就压不住病。

痰凝淤血就容易出现问题,心脏也就容易出现问题。

前段时间,遇到了这样一位患者,年纪52岁,心前总是感觉到憋闷,疼痛,并且伴有心悸。

尤其是降温之后、情绪紧张,劳累的时候,饱食之后,就特别的难受。

于是就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冠心病。

来求诊的时候,该患者出现了胸闷气短,多痰,头晕,心悸等现象。

舌质暗红,苔薄白。

其实,该患者主要的问题就是“心阳不通”。

因为该患者的主要犯病时间就是气温变低的时候,因为当心阳不足的时候,就怕受到冷空气的刺激。

另外,阳气不足,心阳不通,痰湿就容易凝聚

而阳气也是推动身体内气血运行的动力,当阳气少了,气血就不容易流动起来,也就会瘀滞。

当痰浊与血瘀同时存在的时候,患者也就容易出现胸闷痛,心慌,心悸,气短的现象。

而这也正是因为阳气不足,压不住。

此时,应该怎么做呢?

那就是需要把“心阳”通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化瘀血,散痰浊。

但见——

旋覆花、丹参、桃仁、瓜蒌、半夏、薤白、制香附、枳实、郁金、桂枝、红花、陈皮。每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服用一个多月,诸症悉平,胸不闷了,痰也没了,心慌之感消失了。

很多读者应该看出来,该方子是“枳实薤白桂枝汤”的化裁。

桂枝、薤白最擅长“通阳散结”,特别是桂枝温通振阳。

丹参,红花,桃仁,郁金,是用来活血化瘀的。

旋覆花、瓜蒌、半夏、陈皮是用来清痰浊,燥湿,行气,消饮。

枳实、香附是用来行气的,气通了,痰淤也就散了。

最近后台很多读者留言说自己心肌缺血,冠心病,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总是心慌心悸。

根据我的经验而言,在这种冷热不稳定的季节,大多数冠心病患者病情不稳,很有可能与“胸阳不振、痰瘀互结”所致。

今天,我把这个写出来,也就是希望各位能有一个参考,但,这个经验方也不一定就符合你的症状。

如果大家有此类的现象,我的建议还是需要经过专业中医师的辩证。

总之,大家可以记住这句话,体内的阳气足了,就可以压住百病,不足就容易导致痰瘀互结。

好了,我是@心血管专家罗继红,您身边的心脑血管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冠心病   薤白   枳实   半夏   桃仁   桂枝   丹参   陈皮   病根   阳气   患者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