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社会的形成对当时的人类有什么影响?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氏族社会堪称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起源,这个时期不仅孕育了人类的智慧,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母系社会的形成对当时的人类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母系社会?

母系社会又称女系社会、母系氏族制社会。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葬于共同的氏族墓地。随着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

我国是什么时候进入母系社会呢?

大约在四、五万年前,由古人进化为新人时,中国原始社会就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

母系社会是如何形成呢?

母系氏族社会是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推动下完成的。

母系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一、继承权

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归集体所有,集体劳动,共同使用劳动产品,所以就有了继承制度。继承制有两个特点:一是集体性,由于财产为氏族所有,也由氏族集体继承,任何人都无权私自支配或者单独继承。二是按母系传递,即由祖母传给母系,母系传给女儿,氏族的男性成员的子女无继承权。

二、氏族

氏族内是禁止通婚的,到了结婚年龄,会提供足够数量的房间供婚龄妇女接待外族男配偶使用。同氏族所有人都生活在一起,按性别分开居住。一个氏族的人,生前住在一起,死后也不分离,成员实行合葬,所以在当时流行氏族公共墓地,而且多合葬墓,实行同性合葬,这是共同居住在葬俗上的反映。

三、管理

由于女性在社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所以族长由年长的女性担任。她是由全体氏族成员选举的,如果不称职,全体成员有权罢免。氏族长负责领导生产,管理生活和对外联络。当氏族分裂为母系亲族时,又出现了亲族长。氏族长虽然管理一切,但没有特权,也不能包办代替,充分尊重其他氏族成员的意见,遇到重大事件,她要召开有关会议来决定。

四、分工

母系氏族社会的分工比较明确。

青壮年男子担任狩猎、捕鱼和防御野兽等任务。

妇女担任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繁重任务。

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

各位看官,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

关注我,带你看不一样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母系   人类   世系   社会   继承权   氏族   族长   妇女   地位   成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