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土葬比火葬更恐怖?尸体下葬一个月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土葬是对死者最好的安慰,因为土葬可以保持身体的完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国开始变土葬为火葬。一是这种殉葬方式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二是节省大量土地空间。在大多数人看来,火葬比土葬更可怕,因为尸体需要焚烧,但土葬才是最可怕的。尸体被埋一个月后会发生什么?


为什么土葬比火葬更可怕?

当一个人因某种疾病或意外死亡时,在死亡的前三个小时内,全身肌肉会变得松弛,不仅瞳孔会放大,心脏也会停止跳动,全身的血液仍会流动,不再继续为人体提供能量。一旦血液不流动,死者的体温会逐渐下降,每小时会降到1.5度左右。如果死者生前超重,体温会因为多余的脂肪而变慢。


但此时死者意识清醒,仍能感知周围的声音,如亲人的哭声,医生判断他是否死亡的声音等等。一些科学家调查了垂死的人。根据他们的说法,当一个人快死的时候,他的大脑有一些思维过程。这个时候他会觉得自己已经死了,因为他的身体根本不能动,但是他的大脑根本没有停止运动,所以这些人会有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死了,还能感受到外界的环境。如果他在这种情况下下葬,对死者来说将是极其恐怖和痛苦的。


逝者去世不久,家人会披上寿衣,放入木棺。如果家属选择安葬方式,在死者去世当天安葬,那么死者的遗体在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变化。



地下温度环境对死者的身体影响很大。一旦温度环境适应了体内的变化,那么细菌就会迅速分解,体内那些有害气体就会不断增加。排不出去之后,身体就会膨胀,像个大气球。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腐臭的气味。就算带三四个N95口罩,估计也会被熏晕。


大约三四天后,死者全身会继续腐烂。这时候就会滋生很多蛆虫,当然还有其他微生物。尸体的内脏,包括其他神经组织,也会分解成血液。因为土葬已经处于封闭状态,你不会闻到埋在地下的坏肉和高度腐烂的味道。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迫切需要土葬的原因,因为逝者埋葬的时间越长,越容易闻到腐尸的味道。


与土葬相比,尽管死者会感觉到自己的死亡、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充满恐惧,那只是前一刻的事。因为火化过程很短,在尸体腐烂之前内脏就会分解,但是这个过程的痛苦似乎比土葬要少。


相比火葬,土葬浪费的资源更多。

中国实行火葬。因为土葬比火葬浪费更多的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在许多偏远的农村,山上有一排排的坟墓。正是因为这些墓葬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农民的耕地越来越少。再加上近几年实施的退耕还林相关措施,耕地面积会减少很多。


据有关史料记载,土葬的习俗起源于原始社会,到了夏商时期,已经采用土葬。在很多偏远落后的地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一直有着保守的传统思想——入土为安,也正是因为这种传统思想,土葬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安葬的过程中,家人会加大安葬的范围,也就是说埋得越深,逝者越安息。这样,就容易浪费更多的土地资源。


另外,土葬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挖坑,需要大量人力。一般挖一个三两米深的坑至少要三四个人半天。不仅如此,购买的木棺材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木棺消耗森林资源,大量森林被破坏,也是人为造成的。


除了土葬和火葬,还有哪些安葬方式?

除了土葬和火葬,还有冰葬。冰葬是将尸体放入特制的器具中,然后在液氮中200℃低温冷冻,改造人体结构,再将其变成粉末,成为我们所说的骨灰,然后装入可生物降解的袋子中,埋在浅坟中。那些不能分解的硬骨头和牙齿,会还给家属。然而,与火葬相比,冰葬更昂贵,不容易被人们接受。


此外,还有树葬。所谓树葬,就是把遗体的骨灰埋在树根下,让骨灰完全被树木吸收,也就是逝者和树木融为一体,这样人类的最终归宿就是大自然。树葬是近年来推行的一种全新的殡葬方式,既满足了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不过树葬虽然优于火葬和土葬,但也有一些缺点,就是树葬不能立碑,需要的土地只是国家免费提供。一般与城市中的森林公园相结合,比如在城市边缘开垦荒地,在荒地上进行树葬,不仅经济,而且最环保。


土葬的弊端显而易见,但与土葬相比,火葬也有很多缺陷。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在不断接受先进的理念,越来越多环保的人类安葬新方式会被引入我国。那时候,我希望我们能抛弃传统观念。毕竟保护生态环境尤为重要。哪种人类安葬方式保护了生态环境,我们就选择哪种,这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土葬   尸体   入土为安   荒地   逝者   偏远   骨灰   生态环境   死者   中国   分解   土地资源   身体   传统   方式   恐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