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已热“钱”先知-传统金融拥抱加密世界


编辑/Core DAO元宇宙公益社区


比特币与林迪效应

林迪效应,可以理解为“强者恒强”效应,可以应用其原理评价Bitcoin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及其区块链的发展及未来预期。

林迪效应,是《反脆弱》一书里的用语,描述以下规律:对于一些不会自然消亡的事件,比如一种技术或思想,其预期寿命与其已经存在的时间成正比,即当它每多生存一段时间,剩余预期寿命就会同比增加。

稍微开一个小脑洞想一想,这是不是叠加指数增长呢?

听得懂的话就是,当前有价值的事件,未来越有价值。

纽约梅隆银行获批准入与其他获监管批准的不确定性

纽约梅隆银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是正在计划通过加密货币托管服务进入加密货币的大型传统金融机构之一。

类似于传统银行的金融机构想要进入加密世界,首先要解决的是枯燥的托管服务。这是一个稳妥的入口,但也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挑战。

纽约梅隆银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这家与美国短暂的建国历史几乎相等的200多年历史的古老银行,于2021年2月成立的数字资产部门,在今年秋天获得了纽约监管机构——纽约金融服务部(New York Depar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的监管批准推出了托管系统,这将允许一些客户持有和转让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

纳斯达克、道富银行也有类似计划。

这些计划引发加密货币爱好者的兴奋,许多对该领域越来越感兴趣的传统投资者也很兴奋。但许多想开展托管业务的金融机构公司仍在获得监管批准之中,能否被批准,仍有很大不确定性。

目前它们仍在与美联储下属的纽约金融服务部谈判,以获得监管批准。


加密的兴趣

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对机构客户的一项调查发现,约一半的受访者要么已经持有加密货币,要么计划投资加密货币。


即使有监管机构的支持,加密货币托管本身对于受严格资本规则约束的银行来说也没有经济意义。今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了一份 会计准则这意味着代表客户持有加密货币资产的上市公司应该将其视为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这意味着银行需要持有资本来抵消托管加密货币产生的债务。纽约梅隆银行托管服务首席执行官卡罗琳·巴特勒表示:“我们认为这限制了我们全面扩大业务规模的能力。”

道富银行正试图说服SEC修改准则。

纽约梅隆银行和纳斯达克都将只从比特币和以太币开始。道富银行希望在这两种最大的硬币之外提供托管服务,但替代性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尚不明朗。开发新代币需要大量的工程与能力。

监管介入是传统金融巨头进一步进军加密货币的跳板

毫无疑问,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意味着开放,这是传统金融巨头进一步进军加密货币的一个跳板。其中也包括华尔街的参与者,如贝莱德、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数字资产团队。

道富银行可能会提供质押和借贷服务,但短期内是否会发生尚不确定。“银行行动迟缓、有条不紊是有原因的——你来银行是因为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安全。”与此同时,正如她所说,她的目标是“证明大象也会跳舞”。

【资料来源于《彭博加密》等,仅供研究使用,非投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纳斯达克   先知   以太   传统   纽约   不确定性   金融机构   货币   效应   银行   计划   金融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