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微科普」脉管炎的特有症状有什么?

导读:随着脉管炎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疾病,肆虐于各个地方。脉管炎的症状也受到大家的关注。为了在它病发时能够让我们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我们应该了解它发病的症状。

脉管炎特有症状

1疼痛

早期病人在一定的速度下行走一定的路程感到小腿或脚掌酸困、疼痛,被迫休息或慢走才能缓解。后期出现持续疼痛,尤其以夜间为重,形成静息痛,常使病人抱膝而坐。

2发凉和感觉异样

患肢发凉、怕冷,对寒冷十分敏感,尤其以指(趾)端最为明显。因神经末稍受缺血的影响,患肢可出现疼痛感、针刺感、麻木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

3皮肤色泽改变

因动脉缺血使皮色异常苍白,由于浅静脉张力减低,皮肤在苍白的基础上也会出现潮红或青紫,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

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同时皮肤干燥、破裂,汗液停止,无汗毛,指(趾)甲增厚、变形,形成甲沟炎等营养障碍。

5坏疽和溃疡

脉管炎的后期如果治疗不及时,加之误治、外伤、热敷等,很容易形成溃疡和坏死。

6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约50%的病人在发病前和发病的过程中,小腿或足部浅静脉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红索条结节状,伴有轻度疼痛,急性发作2-3周后,症状消退,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一处自愈,另处又起。

总体分三类临床症状

1肢体发凉

肢体特别是足趾发凉、怕冷、麻木和感觉异常是常见的早期症状。

2疼痛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①间歇性跛行:当病人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发生麻木、酸胀、疼痛、抽搐、无力等症状,如果继续行走则症状加重,最后被迫止步,原地站立休息片刻后,疼痛迅速缓解,可继续行走,但行走后上述症状又复现。这种症状称为间歇性跛行,它是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②静息痛:动脉缺血严重时,患肢疼痛剧烈而持续,休息时疼痛仍不止,彻夜难眠。甚至足趾破溃合并感染,疼痛更为剧烈。

3肢体营养障碍

表现为趾甲增厚、变形,皮肤干燥,汗毛脱落,小腿或足部肌肉萎缩等,病情发展恶化时出现足趾端缺血性干枯发黑、坏死等。

温馨提醒

脉管炎是一种令人感到害怕的疾病,然而,对于此病,我们也只有在早期进行救治才可以容易治疗,脉管炎的出现会造成腿部美观受到影响,而且还会造成皮肤受到危害,严重后会溃烂、溃疡,还会反复发作,严重的可能会面临截肢或是生命危险。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体上有脉管炎的症状时,就必须尽快治疗。以免错过好的治疗时期,从而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脉管二科确立了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针,在治疗糖尿病足、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老烂腿、丹毒、下肢水肿、褥疮、脚气、血管炎、刀口不愈,带状疱疹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创立了内服与外用结合、中西医结合、传统手术与现代微创技术相结合的“三结合方案”治疗各种脉管疾病,为众多棘手脉管病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研制出消栓止痛胶囊、清脉止痛胶囊、牛黄止痛胶囊、万应膏、生肌膏、解毒膏、三黄膏、珍珠膏、消核膏、马黄酊、全蝎膏、珍珠散等系列内服外用药物,在治疗糖尿病足、脉管病及各种疮疡病方面临床效果显著。尤其采取中药熏洗疗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变组织,创立了消肿止痛散、温阳通脉汤、解毒洗剂等系列熏洗方剂,验、便、效、廉,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充分肯定。

科室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坚持“我们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病”的原则,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诊疗法则,制定适合每位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一人一法、一人一方,使诊疗活动更加有针对性,以确保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脉管炎   症状   足趾   静脉炎   脉管   小腿   动脉   肢体   病人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