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男排名将离世,主妇妻子失去顶梁柱,惠若琪带头捐助获15万善款

2017年12月7日,年仅38岁的前中国男排名将陆飞因腹主动脉夹层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最终不幸离开人世。

或许谁也不曾料到,这位曾经豪言“要死也死在排球场上!”的前中国男排主力,会以这样的形式离开,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和两个女儿相依为命。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运动员的身体要比普通人更加健康,即便有问题,也是一些肌肉、骨头之类的硬伤。

但其实,运动员为了拿到更好的成绩,长期训练量超负荷,过量运动必然会给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损害。

年少成名的陆飞之所以会这么早离开,除了遗传原因,还有就是长期的高强度的训练导致身体出现了问题。

而陆飞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也没能积攒下太多财富,因此陆飞去世后,其妻女一度难以维持生计,还好有惠若琪及时送来帮助。

为排球场而生的少年

1979年,陆飞出生在江苏的一个普通家庭。

小学时候的陆飞身体发育情况就异于常人,小学毕业就已经长到了1米72。

男孩子相对来说发育是比较晚的,一般初中阶段才是黄金生长期,可想而知陆飞以后能有多高。

也正是因为异于常人的身体素质,陆飞被当时的体育老师相中,被来去考体校练田径。

不过,陆飞虽然身体条件很适合练田径,但体校田径入学考试却表现一般,未能通过。

至于原因,或许就像他对老师说的那样:“我好像对这种比赛式的跑步丝毫没有兴趣,尤其是还没跑到最后就有些泄气。”

不过老师也并没有因此放弃,毕竟这么好的身体条件,不练体育可惜了。

既然陆飞对田径不感兴趣,那可以练别的。

隔壁排球班的体育老师看到陆飞的两条大长腿,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于是试探性地问道:“我看这个孩子跑步时前期的爆发力非常强,愿不愿意试试排球?”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师便对陆飞进行了简单的测试,结果顺利通过。

陆飞虽然对田径不感兴趣,但对排球却有着非同一般的痴迷,而且非常有天赋,于是陆飞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加入了排球队。

在第一次排球队入队考核时,陆飞仅仅跟着教练简单学了几个动作,便在击打排球动作考核中惊艳了所有人,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新手。

陆飞当时就对排球教练说道:“比起跑步,我更喜欢这个。”

从那以后,陆飞疯狂地爱上了这项运动,经常加时训练。

有时候为了一个动作做得不够标准,他甚至能在训练场上自己单独练半天。

和很多运动员的父母一样,对于陆飞练体育这件事,他的父母一开始也有所担忧。

毕竟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就是读书改变命运,而不是运动改变命运,因此陆飞的父母更希望他能够读书成材。

除了传统观念方面,陆飞父母还有现实生活的考量,毕竟全中国有体育天赋的人众多,但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却极少。

一旦无法脱颖而出,文化课也落下了,以后找工作就难了。

陆飞父母的考量不无道理,不过在其位谋其政,陆飞的体育老师怎么也舍不得陆飞这个好苗子,所以还是拉上陆飞班主任对陆飞父母进行了一通游说。

在老师的耐心劝说下,陆飞父母最终改变了想法,答应让陆飞去试试。

能够说出“要死也死在排球场上!”这样豪言壮语的陆飞,其父母自然也不是扭捏的人。

既然决定了让陆飞去试试,那就给予他最大支持。

因此,陆飞的父亲经常对他说“要干就好好干,干出个样子来,干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火箭般的升级之路

陆飞也没有让支持他的家人和老师、教练失望。

在区体校训练了一个月之后,陆飞便因为表现出色被扬州市体校调走了。

两年后,他又被省体校选中,顺利地加入了江苏省排球青年队。

加入江苏省青年队后,陆飞训练地更加刻苦,经常一个人在排球场地训练到晚上。

两年后,陆飞被调到江苏省队,又过了两年,也就是2000年,陆飞正式入选了国家队。

虽然进了国家队,但国家队队员也不是“铁帽子王”,而是讲究优胜劣汰的。

陆飞虽然很天才,但毕竟年轻,训练时间比较短。

为了保证能够长期留在国家队,陆飞训练非常刻苦。

2001年全国联赛上,陆飞所在的江苏队实现了全国联赛、九运会和排球联赛史无前例的三连胜。

陆飞凭借出色的发挥被国家队主教练相中,担任了男排国家队主力中的接应二传。

2002年世界男排锦标赛,让陆飞彻底打响了名号。

虽然本次世界男排锦标赛中国男排成绩一般,但几乎每场比赛陆飞的表现都相当不错,成为了那几场比赛中中国男排队少有的亮点。

在第二场客场时,正是凭借陆飞的神勇发挥及其他队友的不懈努力,中国男排最终艰难拿下了一场胜利。

凭借赛场上的优异表现,陆飞赢得了一个外号,叫做“大鸟”。

球迷们希望他能够在排球赛场再创佳绩、鹰击长空。

除了是男排的一把“利剑”,陆飞还是男排的一把“开心果”。

2002年世界男排世锦赛时,中国男排要经常国内国外两头跑,舟车劳顿的同时,当时中国男排队员们又普遍较年轻,大赛经验少。

加之成绩和实力确实和世界强队相比有差距,因此队员们比较紧张,压力很大。

大赛前紧张很正常,但过于紧张就会影响发挥,因此必须想办法调解一下这种气氛。

而担当这个重担的,大部分时候都是陆飞。

不屈服于病魔的战士

按照陆飞当时的发展轨迹,他可能很快便会成为中国男排的领军人物。

就在这颗新星冉冉升起、快要变成太阳的时候,病魔却找上了门。

此前在参加世锦赛时,陆飞便已时不时感到头晕,但他并没有在意。

直到世锦赛结束后,陆飞坐飞机回家时突然感觉头晕愈加明显,同时伴有阵阵胸闷。

就在飞机降落的一瞬间,陆飞更是直接摔倒在了机舱内。

很快,陆飞便被送往了医院,或许是意识到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陆飞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大夫,我的身体还能打排球吗?”

而医生的回答也让他如遭晴天霹雳,医生告诉他,经过初步诊断,他患上了气胸,原则上是不允许再做剧烈运动的。

医生告诉陆飞,他需要先保守治疗一个月左右。

因为治疗的需要,陆飞错过了2002年10月的中国男排集训,日常训练时间也被大大压缩。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陆飞情绪非常低落,加上训练时间大大压缩,让他萌生了退役的想法。

不过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陆飞还是决定坚持下去,并豪言“要死也要死在排球场上。”

可就在这时,噩耗再次传来。

除了气胸外,陆飞还被检查出心血管问题,他的心血壁过薄,心血管直径也比正常人要长。

一般来说,这样的身体构造是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的。

虽然不甘心,但出于安全考虑,陆飞不得不离开国家队专心治病。

在经过各种繁杂的检查后,陆飞最终被确诊为马凡氏综合征,一种会引发心血管、胸肺功能异常的罕见病。

对于运动员来说,胸肺功能是极其重要的,胸肺能力不足必然导致遇到运动能力下降。

而患有马凡氏综合征的人由于血管壁过薄,心血管承压能力相对更差,更易破裂。

此前。美国排球运动员海曼、中国排球运动员朱刚和霍萱,都是因为马凡氏综合征而不得不结束运动员生涯。

这意味着,陆飞的运动员生涯可能也要到此结束了。

好在上天眷顾这位排球天才,经过一系列检查和治疗,陆飞的情况并没有预想中严重。

他的心血管只有41厘米,还没到46厘米的致命区间,因此他还有机会继续站上排球场。

虽然如此,但陆飞的身体毕竟存在隐患。

出于安全考虑,中国男排还是让陆飞离开了国家队的赛场。

但陆飞并没有因此放弃排球,反而让他愈挫愈勇。

既然暂时回不了国家队,那就回老家。

在陆飞不断恳求下,江苏队最终同意了陆飞的比赛申请。

2003年,在调整好身体状态之后,陆飞重新回到了排球赛场。

国家队最终也被陆飞的精神所感动,破例让他留在了国家队,并规定陆飞一旦有不适的情况,就要立马离队治疗。

回到排球赛场的陆飞虽然一如既往地敢打敢拼,似乎还是从前那只“大鸟”,但身体不会骗人。

受疾病影响,陆飞运动能力不断下降,再也无法帮助江苏队获得更多荣誉。

2010年,陆飞再一次晕倒。

这一次,命运没有再眷顾他,虽然十分不舍,但陆飞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高强度运动了,时年29岁的陆飞带着遗憾离开了他热爱的排球赛场。

退役之后,陆飞回到家乡,成为江苏队的一名排球教练。

即便是做教练,陆飞同样优秀。

2015年,陆飞指导的江苏U16排球小将们在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上一举夺魁,拿下冠军。

而这次夺冠也让陆飞被江苏省队看中,邀请他出任江苏二队主教练。

“大鸟”陨落,惠若琪带头捐助

眼看陆飞的教练生涯就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意外却降临到了他身上。

2017年11月底,陆飞病情突然恶化,因为腹中动脉夹层问题,不得不进入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治疗。

此时陆飞的病情已非常凶险,如果主动脉夹层引起高血压,可能导致陆飞体内大出血,进而危及生命,医生当即决定为陆飞进行血管置换手术。

手术过程十分复杂繁琐,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医疗事故。

幸运的是手术比较成功,病情被暂时稳定了下来。

手术成功了,术后治疗时却出现了意外。

术后,陆飞肾脏功能几乎失效,只能用大量血液代替肾脏功能排泄。

但在血透时,陆飞遭遇了输血不足问题,导致其病情急转而下,最终于2017年12月7日去世。

曾经中国男排的天才,赛场悍将的年纪永远定格在了38岁。

陆飞去世后,只留下作为家庭主妇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女儿。

虽然陆飞成名很早,但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排球场,并没有留下多少积蓄,因此陆飞妻女在失去顶梁柱后,生活压力非常大。

就在此时,作为曾经共同为江苏排球队出过力的队友和相识十几年的老友,惠若琪向陆飞的妻女伸出了援手。

2018年年初,惠若琪联系了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慈善总会、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等几家慈善机构。

加上她个人捐赠,为陆飞妻子送去了15.3万元善款,帮她度过了最难熬得那段时间。

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惠若琪这种公益之心,着实令人钦佩。

而惠若琪能够及时伸出援手,也和她的一次患病经历有关。

2015年,惠若琪在例行体检时被检查出心脏早搏,使她错过了当年的女排世界杯。

后来虽然通过两次心脏手术得以恢复,但她还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退役,因此,她对陆飞的情况是非常能够感同身受的。

也正是因为这次患病,让惠若琪决定在2017年4月投资50万元成立“惠若琪排球基金会”,资助为排球运动做出贡献的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

在惠若琪的资助下,陆飞妻子重新找到了工作,并将孩子交托给了公公婆婆照顾,他们的日子逐渐好转起来。

如今,陆飞已经去世五年,他的大女儿已经九岁了,不仅可以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还承担起了照顾妹妹的工作。

每当四岁的妹妹问起“爸爸去哪了”,大女儿都会告诉她,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而对于外界关心的大女儿以后是否会子承父业,从事排球运动,陆飞妻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为陆飞妻女雪中送炭的惠若琪,则在2018年退役后逐渐向娱乐圈进军。

退役第一年,惠若琪便接到导演陈可辛的邀请,出演了电影《夺冠》,并在近两年参加了多个综艺节目。

在2021年,她还与黄景瑜、梦然一同演唱了一首歌曲《少年》,成为了中国女排最好的“宣传员”。

此外,惠若琪的公益事业也没有停下脚步。

近两年,她的基金会资助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了体育教学上。

2022年9月,惠若琪和中国福利基金会联合发起一项名为“爱不落地”的排球公益赛,为偏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募捐到了10万元善款。

除了事业上的成功,在生活上,惠若琪同样非常成功。

2018年,惠若琪与相恋3年的男友顺利结婚,并在之后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小年糕”。

或许是受父母基因影响,“小年糕”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能高出一头。

5月时,惠若琪曾在社交平台晒出女儿照片,表示:“我姑娘已经比同龄孩子高半个头了,但是头围这个事儿我可没参与”。

不过对于“小年糕”会不会传承母亲的“衣钵”,未来再度成为女排主力,惠若琪同陆飞妻子的态度一样,同样是不置可否,只表示会尊重女儿自己的选择。

现如今,31岁的惠若琪依旧活力十足,热爱运动,从当年的“排球女神”转变成了拥有百万粉丝的“全民女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男排   体校   顶梁柱   江苏   名将   排球   主妇   中国   国家队   赛场   运动员   妻子   父母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