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镇亚和刘远光的海龙屯往事

朝天关和飞龙关 海龙屯景区供图

现在从遵义市区去海龙屯,只需要在茅草铺客运站加油站旁乘坐海龙屯景区直达车(10元),不过30分钟的车程。但葛镇亚第一次去海龙屯,远没有这么舒适随意。

葛镇亚与海龙屯的故事,要追溯到四十余年前的冬天。那是1979年贵州省开始文物大普查,时年34岁、在遵义县文化馆上班的葛镇亚,被抽调参与文物普查工作。

// 故纸堆里淡去的名字//

葛镇亚从《遵义府志》中看到,距离遵义城北面几十里的地方有个“海龙屯”,是明代“平播之役”的主战场。“这应该是个很重要的地方,但时间过去了几百年,物是人非,史料对于海龙屯的记载也很简单。”葛镇亚暗自思忖,却升起了寻找海龙屯的念头。

在遵义老城西北面的高坪镇附近,有一个叫“海龙坝”的地方,那里盛产优质大米。葛镇亚隐隐觉得“海龙坝”与“海龙屯”会有某种联系,于是从遵义坐车到海龙坝,一路打听。当地人听说“海龙屯”的名字,告诉葛镇亚还在很远的地方,要穿过海龙坝去“太平公社”一带打听。

葛镇亚又踩着泥泞的山路赶到“太平公社”,村民们说“海龙屯”还很远,要往沟子里再走十里路。

葛镇亚一头扎进沟子里,接下来的路便是杂草丛生、人迹罕至了。

冬天的海龙屯 海龙屯景区供图

寻找海龙屯的时节恰逢冬天,葛镇亚沿着河谷往上走,踩过独木桥,蹚过溪水,不知不觉日渐黄昏。“倒退肯定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走到山脚下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幸得山脚下有户人家,里面住着位姓刘的大爷,葛镇亚便住了下来。

他记得那日刘大爷正在土灶上熬猪油,问清来意,便向葛镇亚说起了杨应龙的故事。

//桀骜了七个世纪的古堡//

播州杨氏土司在海龙屯的时光超过七个世纪。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杨氏第二十九世土司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举兵,朝廷急调24万大军分八路进发,于次年六月初六攻破海龙屯,战争历时114天,史称“平播之役”。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明朝廷在播州废除土司制,地方军政官吏由中央任命,异地交流使用,于播州沿袭725年的杨姓世袭土司制度就此画上句号。

葛镇亚此前读过一些材料,对于杨氏土司的情况有所了解,两人一边聊天一边讨论到深夜。他记得那天晚上山谷里起了大雾,而后又下起雪来,第二天出门一看,竟是白茫茫一片。

大雪令山路更为难行。告别了刘大爷,葛镇亚找来一根竹竿,小心试探着往上爬,中途走过几道坍塌的关口,便看见露出的巨大石头。这样的发现让葛镇亚充满力量,心中有个声音不断地回荡:“近了……近了……”

葛镇亚一鼓作气爬到飞龙关,在冰天雪地中看见一道黑色的关口矗立在眼前,上面刻着大字,还有小字。

“那个时候山上都是农民的耕地,我在一片玉米地里转了转,从飞龙关走到朝天关,用随身携带的海鸥相机拍了些照片。”

//造福一方的文旅宝藏//

这次艰难的探寻,让葛镇亚确认了史料中海龙屯的真实存在和地理位置。第二次,他找来当地的村支部书记刘远光带路,对海龙屯的各个关口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拍摄、绘制,回去后结合史料记载,写了一份申请报告,推荐将海龙屯列为贵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2月23日,海龙屯正式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葛镇亚再次来到海龙屯,为其树立保护标识,划定保护范围,并委托刘远光担任海龙屯的第一位文物保管员。

再往后,葛镇亚的工作就变成了向村民们宣传文物保护法,他告诉大家这是重要文物,因为海龙屯的存在,以后山沟里面会通水、通电,大家的生活会改善。

那个时候,村民对他的话并不十分相信。

而葛镇亚对海龙屯的感情与日俱增。上世纪90年代初,遵义旅游大发展,成立了海龙屯旅游开发领导小组,葛镇亚被抽调到小组下设的办公室任副主任。他记得自己有段时间常到海龙屯来,组织当地的村民用镰刀把古道砍出来、把城墙砍出来、把关口砍出来……“400年过去了,很多地方不但杂草丛生,还长出了竹子,长出参天大树,但我要修路上山。”葛镇亚的语气很硬。

被发现的海龙屯天梯 葛镇亚供图

在修路的过程中,海龙屯天梯被发现了。400年的水土流失,让天梯发生了严重的位移,两边的护墙滑在原地被泥土覆盖。天梯曾是海龙屯上下必经的唯一通道,是一组由36个踏步组成的状如天梯的台阶,每级阶梯60-80厘米高,全长52米,坡度很大,上接飞虎关。葛镇亚说:“发现时,亏得被厚厚的泥土覆盖,天梯才得以保存。”

1999年8月,遵义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了飞虎关天梯。

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在海龙屯上修路 葛镇亚供图

打通了上山的主道,再打通周边的支路,慢慢地,海龙屯有了电,有了手机信号,也开始了更加详尽地发掘与研究。

星移斗转,40年对于已经屹立了700年的海龙屯来说,是从隐身于时光深处的沉默到重现世人面前的骄傲,对不远处的城市,是前所未有的繁华生长,对于葛镇亚,则是从青壮年迈入古稀。

“海龙屯太伟大了。”葛镇亚说这话的时候,轻轻触摸着海龙屯的斑驳巨石。

家住董公寺的周媛媛,是海龙屯的讲解员。她说公司里有了年头的讲解员都很喜欢葛镇亚,当地村民也都感谢他,因为他找到了海龙屯,也间接改变了大家的生活。

海龙屯应该也很喜欢葛镇亚,因为他的到来,这个曾经只为一个家族服务的宏伟建筑,现在可以为许许多多的人带去欢喜和福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赵相康 向秋樾

编辑 徐颖

编审 黄浩 黄盈莹

文章推荐

◆秋天送来的“棉花糖”?安顺这片野生芦苇荡美出天际

◆【小舒小唱】曹力张小溪双个展:我的看展关键词是“和而不同”

看贵州都市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海龙   遵义   飞龙   明朝   土司   天梯   贵州   关口   文物   往事   地方   刘远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