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两种癌症,却活到98岁,季羡林的“三不养生法”,值得借鉴

生活中,有的人一直在坚持的养生方法,最后却使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而也有的人一生都多灾多病,最后却比较高寿,甚至比常人的寿命还高。是因为他们更加幸运吗?其实并非如此,很大的原因而是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关,它对健康与寿命的影响非常大。

国学大师季羡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季老的医生可以用不顺、多灾多病来形容,还得过癌症,但是最后他活到了98岁,这个岁数即使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也算是高寿了。

那么,他靠的是什么呢?到底怎样才是好的养生?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讲讲,他的养生方法,或许值得大家借鉴与学习,看完后不妨思考一下自己一直在坚持的养生方法真的是对的吗?

患癌就难以长寿了?

的确有一些患者寿命因此缩短,但也有一些患者最后比普通人还要长寿,甚至有的还得过不止一次癌症。比如宋美龄中年患癌,最后依旧高寿,活到了106岁,季羡林得过两次癌症,膀胱癌和前列腺癌,最后也高寿,活到了98岁。


所以对于不幸得了癌症的人来说,不要自己放弃自己,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最后的结果可能才会更可能倾向于好的那方面,若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不管怎样都无法打败它,那么寿命可能就会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那么得过两次癌症,活到98岁的季老,有什么养生方法呢?

这跟他自创的养生法有关——三不养生法,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虽然只有短短的九个字,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不小,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剖析下这几个字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如何理解“不锻炼”?

对于不锻炼这句可能最容易引来大家的误会,因为运动对身体好,这可以说是公认的,不锻炼怎么会有益健康呢?

其实,他本身并不反对锻炼,他平时也是会进行的,比如年轻时就比较喜欢游泳,晚年也会散步。他不赞同的实际上是为了锻炼而刻意锻炼,或者过度锻炼

确实是这样,在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锻炼,而是从众或者盲目跟风,最后身体反而比之前更差了。举个例子:有的人坚持步行锻炼,每天都给自己定一两万或更多的步数目标,觉得只有达到了才会对身体有好处,但最后却走坏了膝盖,加重了病情,得不偿失。

掌握好度,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是有益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对于老年人来说更要注意,量力而行,而且要以安全为前提,除了身体上的锻炼,对大脑的锻炼也是有必要的。而人老了,锻炼不一定就是要动起来,其实休息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比如中午适当午休半小时,有利于心脏健康。

不挑食:

在吃这一点上,季老不挑食,平时吃的食物种类比较多且杂他也不会吃各种补品,即便后来在城市生活了多年,他的饮食习惯依旧是比较简单的。

而很多人为了养生,听说这种食物不能吃,那种食物不能吃,或者它是发物,于是忌口很多食物。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坚持错误的清淡饮食,或者自行长期吃各种保健品或中药,认为可以防病延寿。但最后却事与愿违,若是这样做想要长寿,可能是南辕北辙了。

不嘀咕:

这说的就是心态方面了,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心胸豁达,不过于纠缠一些想不开的事,对于寿命长短,也不会总是嘀咕,怕这怕那。

经常有人问他有什么长寿经验,他的回答是:养生无术是有术。

季老的这句话确实是有很大道理的,他在生活中也正是这么做的,对他自己而言,可能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长寿秘诀,只是在他人看来,被他人问起时,他分享自己平时就是这样生活的。这并非是为了养生而养生,可以说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养生无术是有术,以下这些养生误区该走出了

比如过度锻炼、每天少量饮酒、大量吃粗粮、不吃碳水、乱吃药等,如果你有,建议要早点纠正。

另外,对于吃某种食物可以降血压降血糖甚至可以抗癌的说法,也希望大家要理性看待,这些都是谣言,没有充足的科学证据。预防疾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而治疗疾病,要相信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季老生前曾患过两次癌症,最后依然长寿,这可能跟他的养生理念有很大关系,他自创的三不主义,通过以上的了解,想必大家已经知道是什么了。他的养生之道,值得大家借鉴与学习,如果你走入了养生误区,建议要早点走出,科学合理的养生,才是真的有益健康,有助于延长寿命。

参考资料:

季羡林:养生无术是有术,“三不养生”享天年.新华网.2018.11.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癌症   长寿   高寿   寿命   平时   心态   很大   食物   身体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