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中国特斯拉却鲜有人知,烧光170亿0量产,今遭集体讨薪

知嘹汽车/MR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下的新能源市场,我想用“下金蛋的鸡”来形容最不为过。光是从2015年到2017年两年间,国家给的新能源补贴就超过3000亿元。而到了时下,新能源早已形成万亿的市场规模。

庞大的市场红利与丰富的现金流,让整个市场都刮起了“新能源风”。不止是传统的造车企业,包括互联网、房地产、手机制造商等诸多局外人,都想要在这块大蛋糕上分得一杯羹,而奇点汽车便是其中一员。

说到奇点汽车,想必会有不少车友深感迷茫,毕竟时至今日市面上没有一款量产车来自这个品牌。实际上,奇点汽车算是国内新能源市场较早入局的玩家,自称小米在汽车圈的学徒,2019年便已成功融资到170亿,开局就打着“中国特斯拉”的口号。

看见没,车还造出来,就已经绑定了两个大IP——马斯克和雷军

可就当业内外人士都以为奇点将是造车新势力中的又一悍将,将成为中国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一大助力时,奇点自己却陷入难堪的境地。

据界面新闻报道奇点汽车被曝拖欠员工工资,并且最长拖欠工资时间已达一年半,部分员工被拖欠工资额度达15万元左右,执行仲裁的员工人数已多达150多人。奇点CEO的沈海寅也收到了限制高消费令。这不禁让人好奇,一家成功融资170亿的新能源车企,为何会在短短几年间落到如此地步呢?

和贾跃亭一样,为获取投资人的信任,沈海寅强调使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中国特斯拉”。按照他的理念,一辆售价20万的奇点汽车,要提供50万豪车的配置和百万级产品的系统。说真的,初听这个计划,个人感觉这不就是让消费者“白嫖”吗?

当然,沈海寅不是慈善家,他也有着自己的盈利方法——买软件。相较于传统车企的买定离手,新能源汽车需要更多的智能服务,而沈海寅就是期望通过后期提供智能服务以及更新换代来收取费用。想法很美好,也有很多资本愿意买单。11轮融资,让奇点美滋滋收获170亿元。

可从“纸上谈兵”到“实地见真章”的过程中,奇点却没绷住。2017年4月,奇点汽车亮相了自家首款纯电动车型iS6,其发布的时间甚至早于“蔚小理”这三位元老,有些小毛病也能理解。

奇点汽车也信誓旦旦地表示2017年内实现小批量生产,2018年进行量产和交付。可时至今日,市面上依旧没有看到这款车型的影子。那么,奇点在干什么?为何不尽快造车,尽快实现盈利呢?

因为,在不断融资后,沈海寅忙着找地,先是拿了安徽铜陵的投资、奖金、贷款、政策建设工厂;又在苏州拿地建研发中心,之后去湖南株洲布置新工厂。一趟趟走下来,奇点对外号称的投资额度已经达到了近300亿!不过需要注意的,奇点还没拿下来造车的资质。后来看,这些投资没有一个落到实处,所以车一辆没造出来就不奇怪了。为了证明自己还能造车,奇点又对外声称和北汽合作,解决资质问题,但后来又不了了之,因为奇点没钱了。

时至今日,当年起个大早的奇点汽车十分窘迫,晚于他的蔚小理已经成为熠熠生辉的品牌。对于像奇点这样的品牌,一句ppt造车的指责或许略显武断,毕竟,造车是个极其需要资本投入,极其复杂的行业,何小鹏都说过“造车是一个大坑,比互联网创业难100倍。”

总结:

别看“蔚小理”、哪吒、广汽埃安、比亚迪这些企业利用新能源赚得盆满钵满,但这种多为个例。大多数企业都如同奇点般,甚至还不如奇点,直接卡到了融资阶段,开始便是结束。实际上,跨界造车很正常,像华为、阿里、百度,都搞得顺风顺水,但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的实力,没有相应的基础,最好不要直接跨步到最终造车阶段,不然很容易人财两空。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特斯拉   量产   奇点   时至今日   新能源   额度   中国   融资   集体   品牌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