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年薪12亿,高管却降薪50%?威马汽车还能撑多久?

一个月前,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被爆出12个亿的年薪,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尽管后来此事被辟谣为乌龙事件,但仍然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月后的现在威马又爆出高管、员工被降薪了。据相关报道,威马将进行“高管主动降薪50%”的政策,以缓解公司的财务压力和度过本轮资本寒冬。不止高管,降薪也蔓延到了基层,从10月起威马对基层员工工资按70%进行发放。

尽管有威马相关人士出面说明,以上报道与真实情况存在异议,但降薪确实存在。总之,不管真相如何,以上事件都表明威马现在正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缺钱!

一、上市失败,港股IPO悬而未决

威马缺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和几乎所有的造车新势力一样,威马也没有走出持续亏损的烧金窟。据威马财报显示,2019-2021年三年期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7.62亿元、26.72亿元和47.4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8.3%、-43.5%和-41.1%,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3亿元、-82.0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70亿元。

面对巨额亏算威马只能不停地融资,去年10月威马完成了5亿美元的D轮融资之后,已经累计完成了11轮共350亿的融资计划,但这些钱仍然不够。

此前威马曾寻求过在科创板上市,但可惜IPO被拒了。之后在今年6月份上海市刚刚解封,威马又火速赶往香港提交上市IPO申请,如今情况如何还未可知。

为何威马上市如此艰难,资本市场真的就不看好威马吗?这或许与它不尽如人意的市场销量有关。

二、销量掉队,威马“威”不起来

说起来,威马算是国内最早的一批造车新势力中的一员,首款车型EX5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威马也曾与蔚来、小鹏、理想并称为“造车四小龙”。可如今蔚小理早已成了三足鼎立,而威马却有点不知所踪。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威马累计交付21738辆,同比增长62.2%。增速是不错,可实际交付量半年才抵蔚小理的两个月。蔚小理今年上半年交付量均超过5万,小鹏更是接近7万。对比之下威马确实掉队得厉害,甚至比不上后来的零跑、哪吒。

就这样得销量表现,资本市场能看好吗?

三、根本原因,缺乏核心竞争力

威马的掉队,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提到这些造车新势力们,蔚来让人想起换电、好的服务,以及较高端的定位;小鹏让人想起其智能化、科技感,辅助驾驶国内顶尖;理想让人想起空间大、舒适,适合带娃、全家出行。

而威马你能想起来什么,智能化不如小鹏,还是靠百度供应的,也没有像理想那样解决用户多人出行的痛点,更没有蔚来的知名度。

再看市场定位,威马目前在售的三款车型售价区间在15-25万之间,这个区间也是比较尴尬的。首先没有做到零跑、哪吒那样10万左右的高性价比,这也是威马被零跑、哪吒超越的原因之一。

其次15-25万这个区间虽然也是主流消费市场,而且潜力巨大,但是竞争也相当激烈。因为在这个市场区间除了新势力,还有比亚迪、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大众、丰田、日产的新能源车也开始在这个市场发力。

所以一个刚刚兴起,又没有什么特别大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品牌,怎么争得过这些老玩家。

尾声

如今威马面临的困境,或许真的只有上市来一针强心剂才能缓解。但也仅是缓解,威马想要真正立足站稳脚跟,还是要尽快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否则面对多变得市场环境,威马不是在这次倒下,也许就是在下一次倒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哪吒   销量   新能源   资本市场   区间   年薪   融资   车型   新势力   多久   老板   理想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