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杜月笙在子女面前撕掉借条:我死后,你们不得追讨余债

旧时的上海滩要是提及一个人的名字,可以说是无一不知无人不晓,他可谓是民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一生更是波澜壮阔,他就是杜月笙。

杜月笙从水果行的学徒到高桥镇的小混混,再到上海青帮的老大。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生在敢拼敢打的乱世,而是因为他的高情商。

杜月笙的这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不管是与命运对抗,还是与人产生冲突,都可以逢凶化吉,他的为人处世更是令人们称赞不绝,仅凭着自己的努力在乱世的民国时期的旧上海站稳了脚跟。但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们走上自己的老路,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严禁她们沾染烟赌娼。杜月笙的八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子女们的功课,也经常跟孩子们讲他小时候的经历,要孩子们珍惜现在可以读书的机会。

但命运无常,在1951年的一天,杜月笙在香港卧床不起,他很清楚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差人从香港汇丰银行取来一个包裹,当着自己女儿的面打开,一看里面是各种借条,合计金额达数亿。而其中最少面额的也有五千美元,面额最多的是五百根俗称“大黄鱼”的金条。再看署名,这些曾经向他借钱的人全都是曾经的军政要员。

杜月笙当着女儿的面,一张又一张的拿出来,看完一张撕掉一张,女儿很是疑惑,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而杜月笙却说:“我死之后,你们不得追讨余债。”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和杜月华的疑惑是一样的,但其实在当时的条件下,杜月笙也知道,就算是拿着这些借条,也是不可能要回来钱的。反而,如果把这些借条留给自己的儿女们,还会给她们引来杀身之祸。其实这是杜月笙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自己的儿女们。

乱世之中,谈钱伤感情,杜月笙当年能够在自己极盛的时候选择借钱给有需要的人,其实是他的恩情,到了此时,说白了他手里的借条,可能也不过只是一张张废纸了,愿意归还的,自然也会主动归还了,但不愿归还、没能力归还的,任凭他的手里借条再多都无用,反倒不如将它们一张一张的给撕掉,一来,撕给自己的儿女们看,二来撕给欠钱的人看,如此一来,欠钱的人终究会对杜月笙心生感激。所以说杜月笙又在人生的最后时间里,赚得了一份份人情,这些人情也不是为他自己赚的,而是为自己的儿女们赚的!

1951年的8月16日下午四点五十分,杜月笙拒绝了医生的治疗,据杜美如回忆,杜月笙说完最后一句话“我去世以后,要将我带回上海,葬在高桥”,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病逝于香港,时年六十三岁,死在异乡成了杜月笙逝世时最大的遗憾。

一代袅雄,就此归西。

杜月笙在生命最后时刻,虽然撕碎了借条,但也撕出了子女们的护身符。

杜月笙的人生格局,尽在于此。

杜先生一生最大的本事就是会做人,能用钱换来人心的事,绝对不会不做,如果他不会做人,也就不会成为上海滩“中国第一帮主”的名称。

当一个人能够在有钱的时候还把钱看得不重要的时候,才算活得潇洒。如果只是嘴上说这钱不重要,而不付出行动,只能守着那些钱活一辈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借条   汇丰银行   子女   上海滩   面额   香港   上海   乱世   人情   面前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