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

一切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是暂时的,如过眼烟云,随着肉体的死亡而同时远去。只有道德文化是永恒的,精神产品永不磨灭,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精神产品更是如此。

柳宗元,生于“安史之乱”后的第十个年头,他的父亲是一个县令,他的母亲从小教他读书识字。13岁时,柳宗元代崔中承作贺表,上书朝廷,得到满朝文武的称赞,从此少年天才在长安城声名鹊起。21岁时,柳宗元考取进士,结识与他同一考场的刘禹锡,从此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五个月后父亲离世,柳宗元回家丁忧三年。后来柳宗元,刘禹锡,韩愈三人同朝为官。

不久之后,因变革失败被贬永州司马11年。永州在今天的湖南、湖北交界地带。期间,母亲病故,10岁的女儿病故,第一任妻子早亡后他没有再娶,再加上几个好朋友也相继离世。这种生活上不安逸,精神上又备受打击,这些都给柳宗元日后的健康埋下了阴影。

柳宗元结识了一位渔翁,千山万径,寒雪满江,无声无迹,唯有一人身披蓑衣,独钓孤舟。一首千古名篇《江雪》就诞生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和他当时身处的环境是吻合的,他当时被贬永州,心境寒凉,再加上母亲、女儿、妻子、朋友离世,孤独万分。

柳宗元与好友们登山临水,访寻名胜,写成了《永州八记》,其中《小石潭记》最为出名。他的风景诗写得那样别致,足见文字功底。

在郊外柳宗元遇到了以捕蛇为生的蒋氏,听了蒋氏诉说的遭遇后,满怀悲愤的柳宗元写下了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为底层老百姓喊出了“苛政猛于虎”的心声。

被贬永州11年的艰难生活终于结束了,柳宗元和刘禹锡相伴而行再回长安为官。回京仅一个月,因刘禹锡一句无心之作,“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次两人被贬得更远了,柳宗元被贬柳州,刘禹锡被贬播州。 播州比柳州更远,刘禹锡的母亲当时已经80多岁了,柳宗元担心好朋友刘禹锡的母亲不能忍受一路旅途颠沛、道路崎岖。所以他瞒着刘禹锡给皇上写信要求与刘禹锡对调被贬的地方。后来,皇上被感动,为免刘禹锡老母亲过于路途颠簸,将播州改为稍近的连州。刘禹锡知道柳宗元冒着得罪皇上的危险为他上书,紧握着这位多年来共患难的挚友的手。诚然,在政治舞台上柳宗元过早地夭折,在道德帷幕下,柳宗元却光彩夺目,失此得彼,孰轻孰重自有人评说。

柳宗元初到柳州,释放奴婢来解决柳州贩卖儿童的陋习,并重建孔庙,新办学堂,发展教育。柳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着又开荒种田凿水井,古老的柳州城日渐呈现一派生机。

被贬柳州四年后,柳宗元重病缠身,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然而他唯一的儿子当时年仅四岁,于是柳宗元将儿子托孤给了刘禹锡。刘禹锡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始终视如己出,精心培养,长大成人后,柳宗元的儿子也考取了功名。

刘禹锡为柳宗元整理了他所有的文集《柳河东全集》,韩愈为柳宗元写了墓志铭。他为朋友两肋插刀,他的朋友也为他倾尽全力。

所以柳宗元是一位文采了得,并且人品、道德高尚的诗人、政治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柳河   永州   柳州   名篇   好朋友   唐宋   皇上   儿子   道德   母亲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