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空时评: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7.3,美元升值割了谁的韭菜?

行空时评,空哥带你看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昨天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7.3,最低跌至7.33,市场一片惊呼,截至10月24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收7.26,创十几年来新低,不少媒体都已经用上“狂割韭菜”这四个字了。

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事。

今年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幅度最大超过了12%,细算起来,也不过是半年的时间,可以说来势极其凶猛,不过很多小伙伴会说,我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割了韭菜。

我们知道,货币的功能一是交易的媒介,二是资产的凭证,各国的货币就好比是不同重量、不同材质的硬币,重的总比轻的值钱,金的总比银的值钱,但是比值是会上下波动的。

举个例子,民国时期有一种颇为流行的银币,俗称“袁大头”,由于我们现在已经不用银币作为交易媒介了,所以即使“袁大头”涨了几十倍,人民币相对于“袁大头”的比值,贬值幅度大得惊人,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点影响也没有的,只有少数持有“袁大头”银币的人,才是潜在的受益者,而潜在的购买者则是韭菜。

注意,这些都是潜在的,在买卖双方交易之前,都是账面上的浮盈或浮亏,只有当完成交易的时候,才能说谁是割韭菜的,谁是被割韭菜的。

同理,对于在国内只用到人民币,从来不用美元,也从来没打算要买入美元的小伙伴,根本就不存在韭菜这一说,很多人觉得无感,那是一点毛病也没有,该吃吃,该喝喝,该干嘛干嘛,别瞎焦虑,再整出个精神内耗就不好了。

手里头要是有点美元资产的话,那就更不是韭菜了,更不必焦虑了,想想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都保持着外汇双顺差,大部分都变成了美元资产,包括国家的外汇储备,以及民间持有的美元资产,用脚趾头算算,那都是世界第一,就相当于前几年买了不少“袁大头”在家里,现在涨价了,这不就偷着乐了。

至于要用到美元做交易的人,也要区别来看,做出口生意,或者是做招商引资的,(都默认使用美元),那就是潜在的受益者,当交易完成,最后换成人民币的时候,白白多赚了一笔美元升值的钱,这就是受益者了;只有做进口生意的,或是对外投资美元资产的,以及还美元债的,需要拿更多的人民币去兑换美元,才是潜在的韭菜。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占尽便宜,一点亏都不吃的事情呢,恐怕没有吧,好事情都让你一个人占了,那就再也没人陪你玩了,你自己一个人玩去吧。

严格来说,这也不能说是韭菜,只能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相互转换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你咋不说人民币强势的时候呢。

即便真是当了潜在的韭菜,也有一部分回旋的余地,比如进口交易的时候,可以绕过美元,用其它货币进行交易,这美元就割不着咱了,对外投资也是如此,少投美元资产,多投非美元资产,人民币对这非美资产这一块,甚至还是升值的,干嘛不多投一点呢,像一带一路啥的,它不香吗。

以上说法,对其它国家也同样适用,概括来说,就是本国货币的汇率上上下下,跟大多数人没多少关系,少数人有利有弊,具体多少利弊要具体分析,趋利避害的方法也很多,即便是韭菜们,也并非总是任人宰割。

空哥的这套汇率割韭菜的分析方法,是本门独创,欢迎引用,不过要注明出处喔,做人要厚道。

至于美国又是怎么个情况,咱们明天再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韭菜   袁大头   美元   比值   受益者   银币   时评   汇率   人民币汇率   货币   人民币   资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