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夏 忙(田丽萍)

夏 忙

作者:田丽萍/长庆八中

1990年暑假,那会的自己跟我的孩子目前的年纪差不多,十多岁的样子,也是五六年级左右。然而两代人过的是天上地下的生活。

那时候,暑假中的头等大事不是休息不是玩耍也不是学习,而是夏忙。夏忙是庄稼人全年最重要的时节,在我们老家,把夏忙叫双抢,即抢收水稻和抢种秧苗。七月中旬,稻子才成熟,而收稻子和插秧等农活都要赶在八月一号之前完成。水稻收晚了,会误了新秧苗的栽种,会影响下一季水稻的收成。为了不误收成,家家都得拿出十一分的热情,在那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要跟时间赛跑。

乡下人的口粮和收入基本是靠水稻,国家,队里,家里都很重视,双抢前几天,人们磨镰刀,备农具,买化肥,备干粮,村子里处处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匆忙,热闹,杂乱。在接下来十几天的时间内,全靠人力每户大概要抢收五六亩的水稻,所以全家老少包括牲口都得待命,总之凡是能喘气的能动的,都得为收稻插秧尽一份力。

我家割稻子前,爸妈也提前请人把镰刀打磨得锋利无比,家里大人小孩一人一把,并且一定要提前把稻田里的水放空。两个十三四岁的姐姐也和爸妈一样,成了我家收稻子的主力军,十多岁的我则是家里的后勤保障员,负责一大家人的饭菜,洗衣服,扫地,喂猪,收拾家里,另外还要负责照顾年幼的弟弟。因为夏天特别炎热,所以每天天麻麻亮,大人们就带着自家里的小孩来早早来到了田里,趁着早晨的凉爽,把田里的稻子割完。

有时我把家里的活都干完了,也会拿着镰刀到田里帮爸妈一把。远远的会看到父母在金黄的稻浪之间劳作的身影,爸妈手快,远远地把姐姐们甩在后面。在旁边的稻田里,也都是父母带着孩子在弯腰劳作,整个田野里都是一幅庄稼人热火朝天你追我赶地割稻子的画面。

割稻子的滋味真的是不好受,不仅要一直弯着腰,背对着炎炎的烈日,累得腰酸背痛,更要忍受从面前的水稻里散发出来的阵阵热浪,时不时还有一团团的小虫子嗡嗡地从手边舞动的稻苗里飞出,趁你不注意叮你一口。弯腰劳作时,总是汗如雨下,每次割着割着我就要停下来,站起身抹一把脸上的汗水,也趁机歇一下我的腰。可是爸妈很少停下来休息。

稻子割完了,割好的稻子整齐地铺在田里,好像一块块黄色的绒毯铺在田里。正午时分的骄阳,烤干了稻子上的露水,下午就要捆稻子了。捆稻子也是一大家子一起出动,爸爸扛着两头是金属尖尖的挑杆,妈妈背着一捆粗粗的草绳。我和姐姐们下到田里,先把平铺的稻子收拢成一堆,接着抱到妈妈铺好的草绳上,就这样我们不停地收拢,你一抱,我一抱,妈妈在草绳旁边扶着堆好的稻子。等稻子差不多齐到她的腰部时,妈妈就从地上捡起草绳,把两端拿在手里,再用腿使劲地压住稻子,把草绳的两端不停地扭在一起,用力地一缠,一挑稻子就捆好了。等稻子捆得差不多了,爸爸就要把捆好的稻子往我们家打谷场上挑了。挑稻子是最苦最累的活儿,我们家也只有爸爸一个男劳动力能挑那么重的担子,长期的挑稻子让爸爸也落下了一身的病。

稻子收割好了之后,我们又要忙着种秧苗。爸爸先给田里放水,等田里的泥土和稻谷茬子稍稍泡软了,就要给牛架上犁,牛拖着犁,爸爸在牛身后扶着犁,这样来回好多遍,总算把满是稻谷茬子的田犁成水汪汪软乎乎的泥巴田。在爸爸犁田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不能闲着,妈妈带着姐姐在秧苗田里拔秧苗,等爸爸把田犁耙平整后,我们就可以插秧了。

插秧的时候,我们在水田里弯腰站成一排,水泥巴没过了我们的小腿,左手拿一大把秧苗,右手不停地从左手中抓几根秧苗,然后快速地往泥巴田里插,秧苗就是这样人手一棵一棵栽的。每次都是爸妈给我们起头,我们姐妹就照着爸妈插的秧苗,一行一行接着地往下插。插秧比割稻谷还苦,不仅要一直弓着腰顶着骄阳,有时浸在泥巴里的小腿和脚,还要遭受水田里的水蜜蜂和蚂蟥的突然袭击,一不小心碰到它们,就会被蜇得生疼。

夏忙的另一部分工作在打谷场上,家家户户都要把收回来的稻捆堆到打谷场上。只见宽广平坦的稻场四周堆了一座又一座的草垛,有的是还未碾压的稻捆,有的是谷粒已被碾压的稻草。碾稻谷的时候,最害怕的是遇到变天(下白雨或者叫雷阵雨),一旦谷粒被雨淋过,米就不好吃了,不值钱了。只要突然变天,不管你在干什么,睡午觉的拖着疲惫的身体硬撑起来,吃饭的放下筷子,玩耍的扔下枝条,甚至半夜三更从睡梦中爬起来,都要第一时间跑着冲向打谷场。家家都跟打仗一样,迅速将平铺在场上的谷子收拢成堆,盖上塑料布,还要把场周围的稻捆盖上尼龙布,你家帮我家他家帮你家,就这样顺着往过移动往过帮,最终赶雨发作之前,一片打谷场上都竖着蒙古包式的谷堆,密密麻麻,乡亲们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场景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情怀。

其实整个双抢最苦最累的是家里的牛,那时我们都是三四家农户共用一头耕牛,犁田是牛,碾压稻谷,让谷粒脱离稻杆,也是靠牛拉着大石滚子慢慢地不停来回碾压,往往是犁完了这家的田,又要碾他家的稻谷,然后又是你的田,白天犁田,晚上碾谷,基本上是一天到晚处于忙碌劳累的状态。

一晃时间来到了2022年,过去多少年了,不想细算,只是个数字,无论再过多少年,那些年那些事也是不会遗失在记忆的长河里,因为它已深深的刻在我的骨子里了。现在偶尔也会回老家,但是再也看不到家家户户抢收的情景。村里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走在田间,看到一片又一片田地都荒芜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以前的农耕方式也慢慢地消失,现在的孩子再也无法体验我们那时的生活了。

本文作者:田丽萍

田丽萍,现任长庆八中四年级语文老师,2002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谷粒   双抢   秧苗   草绳   稻子   稻谷   田里   水稻   散文   家里   爸爸   田丽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