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秋天



秋天是美丽的,不但景色秀丽,而且人的心境也格外的爽心悦目。赤橙红绿青蓝紫的种种,比春天的绿色、夏日的苍翠多了许多的花色。当代作家峻青在他的著名散文《秋色赋》中就深情地写到: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收获的喜悦也使春种夏长的辛勤劳作迎来了一年中的收获满满,心情格外舒畅。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从春天就已经开始的劳作,历经风吹雨打,酷暑炎热,披星戴月,精耕细作,终于到了享受自己胜利果实的日子,惬意的欣喜挂在了脸上,乐在了心底。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秋的视觉和理解各不相同,有昂扬奋发的,有肃杀凄凉的,也有悲喜交加的。正所谓佛家教义中,人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少年时候,人尚未入世,心地纯净,也没有任何身心上的负担,当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人肩负着养家的重担,上有老,下有小,经受着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山大,心事重重,无可诉说,虽然是在看山看水,但他的心思却完全不在山水之上,而完全囿于在自己的世情之所累上,所以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老年,人生的义务基本已经完成了,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心地轻松,一无所虑,心无挂碍,当然就又变成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也只有这时候,人才能够真正欣赏到山水之美,这是跟小时候很不相同的地方。

北宋大家欧阳修写过一篇《秋声赋》,在他的眼中秋却是这样的: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这是怎样的一种寒凉萧瑟,肃杀之气浓郁,读着禁不住寒彻心底。

而唐代文学家王勃在他的《滕王阁序》中却是描绘了秋天的另一番景象。著名的句子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又是一种别样的娴静的秋景!

秋色秋景,秋水秋韵,秋波澹澹,盈盈涓涓。美好的秋色实在不能观赏到,疫情跋扈,宅家禁足,大好秋景只在心中,从夏到秋,没完没了,何时送瘟神,投身秋色中?

想起了家乡的秋天,那是儿时到青春的秋天,无忧无虑的少儿,昂扬朝气的青春,父母佑庇下的孩子,自然不会感受到秋天的肃杀苍凉,只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种各样的作物果实累累。父母亲将一年的收获变现,一家人其乐融融,就可以在冬天里穿上新衣赏,吃上好吃的食物,在快乐中迎接新年的到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只有秋天是获得才是人们最大的期盼和欣喜。

看过一部电影《秋之白华》,由苏小卫编剧,霍建起导演,说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瞿秋白和妻子杨之华的爱情故事,观后深深为之震撼,剧情感人至深亦耐人寻味。

经过了曲折离奇的爱情之旅后,终于结为革命伴侣的瞿秋白与杨之华,情感甚笃,相亲相爱。擅长治印的瞿秋白用他和杨之华的名字刻下了三枚印章,分别是“秋白之华“、“秋之白华”、“白华之秋”。三枚用秋白、之华的名字合体双修的印章,以示夫妻同心同德,比翼双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你有我,无你无我。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爱就是心动,爱就是崇拜,但是也有一种爱是心疼。如杨之华心疼瞿秋白,由此便产生了矢志不渝的爱情,就有了旷世绝恋——秋之白华。

这世上最美好的爱情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秋色在峻青的笔下是可爱的,充满了活力和诗意的;秋声在欧阳修的笔下却是零落凄惶、凄凄惨惨戚戚的;但是秋之白华的爱情故事又是真挚热烈、纯真圣洁的。一个秋字蕴涵着无限的遐想和意念,万千人和事,深深爱、切切思,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可爱的秋色,可怖的秋声,可恋的秋之白华,可以给人万千感慨的秋季!

爱也?怖也?恋也?

生命中,在深秋的每一个日子里,感慨否?


原创作者:刘国学,自媒体自由撰稿人,融媒体文化传媒签约作家,北京兴华智源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秋天   秋景   肃杀   秋色   印章   秋水   笔下   心地   春天   心中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