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有多腐朽?看看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你就知道了

一个朝代的长治久盛,不仅与统治者的谋略治理有关,更有关整个朝代人民的民心所向。

掌权者英明清醒,官员守规廉洁,普通的千千万民众才能安居乐业,生活井然有序,才能在平淡生活中感觉到幸福。

清朝的腐朽,使得整个朝代像被黑暗笼罩,普通民众在来自上层的压迫之中苦不堪言,官场里例如曾国藩等清廉之人繁忙劳碌却是捉襟见肘。

闭关锁国,愚不可及

清政府前期表面上的“强盛”,其实只是一种虚假的泡沫。在整个世界都在急剧变化并飞速发展时,清政府选择了逃避。

掌权者沉浸在自己创造的“理想国”中,把自己与外界割裂却还因为一时的安逸而沾沾自喜。

西方列强用先进武器“撬开”我国的大门,清政府的这场“美梦”才终于破碎。

闭关锁国带来的愚昧落后,让当时的清政府难以与列强抗衡,逐渐被控制掠夺。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清政府背负了上亿两白银的债务。而当时清政府的国库并不足以支撑,于是受苦的便是国家的民众。

这些债务中的一部分被分到了普通人的税收中,每家每户要拿出白银,这对于本就困苦的人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遭受民族的耻辱,日渐悲惨的生活,让民众简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皇室奢靡 一如既往

普通民众因为清政府的无能而被重压到喘不过气时,清朝的皇室仍然奢靡度日。列强来袭时,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皇出逃,签订条约后才返京。

虽然遭受侵略,但皇室依然过得“有滋有味”。她沿途如同出游一般,到各地观赏,一路很是惬意,仿佛沉重债务与她无关,仍旧极度奢靡。

不仅如此,在各地游玩时,当地的官员还要“孝敬”慈禧太后,送各种银两物品让她带回宫中。她身居高位,仍觉得很是风光。

一路她只管尽情享受,毫不在意她停留的这段时间所有的吃穿用度,是在用多少普通人的汗水堆积。

不仅如此,在慈禧太后的生日宴时,举办得极为奢华。

所有的人都费尽心思,花费大价钱来进行送礼物、布置宴会,极尽地讨好慈禧太后。甚至为了让慈禧太后开心,找寻能工巧匠为她定做了几百件衣服,放置在库房中。

这些奢靡的行为,让慈禧太后的一个生日宴会,几乎花掉了当时北洋军舰的全部军费。

相传慈禧太后的库房中有数千件衣服,有些只穿过一次就被永久闲置,有些根本连穿都没有穿过。虽然面临着内忧外患,但慈禧一直都是奢侈度日。

百姓们生活所迫闹饥荒,清朝贵族仍然大鱼大肉,享受美食盛宴。每次举办宴会,准备的食材多种多样,也有很多都被浪费。

他们住在豪华宫殿中,外面穷人的哀嚎与乞求,对他们来说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

官员低薪 腐朽蔓延

在清朝后期,为了缩减国库的开支,实行了“低薪制”。各个官员所发到手的俸禄都被缩减,甚至像曾国藩这种身居国家高位的栋梁之才,当时的月薪获得的白银换算到现在的货币价值,也不足三千元。

国库中的钱财大多来自于税收,但低薪制实行,能证明国家对于人民的税收变少了吗?答案是没有,与此相反,当时的清政府对于人民的税收更逐渐比往日还要高。

人民被压迫苦不堪言,全家用血汗钱去缴纳税款,但国库的钱财甚至不够保持官员的俸禄。这很能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掌权者已经慢慢开始腐朽。

人民所缴纳的税款,在不知不觉中流入了这些相关掌权者的腰包。

而国库的消费也是巨大,皇室贵族的日常开支丝毫不缩减,整日的奢靡作派养成的风气不正,也愈发导致了一些官员的腐朽。

大臣们的俸禄除了要满足自己家庭的日常开支以外,往往还需要打点关系、外地食宿等等,但是清朝发给大臣的俸禄往往都很难维持生活。

曾国藩为官期间,立志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不受钱财的诱惑,但他的俸禄甚至都不能担负起他回家的路费。

后来他的官阶逐渐升高,所负责的地区和部门更多,但这对曾国藩来说其实又是多了一大笔开支。

他坚守着自己的底线,甚至会苛责梦中想寻求钱财的自己。他只能通过借钱的方式凑够路费回一次家。因为为官廉洁,因此他在京城的欠款就有一千多两白银,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笔巨额债务。

曾国藩心系国家和人民,他本该没有后顾之忧地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却经常在这些小事上费心烦恼。

尤其是他看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自己也更感到心力憔悴。他致力于救助民众,却总是无可奈何。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清官与贪官的存在,但在这种大背景下,清朝官员的腐朽现象越来越多。

这些贪腐的官员,有些是单纯被利益蒙蔽双眼,想方设法地获取钱财,想要拥有奢靡富贵的生活。

而有些官员是实在走投无路, 只能用一些收取钱财的方式来维持生活下去。

在整个国家面临外部入侵的危难之时,皇室贵族的奢靡处事与贫穷民众的痛苦经历形成着鲜明对比,很多官员都目睹着这一切却也是深感无奈。

腐朽逐渐蔓延,渗入这些左右摇摆的官员的内心之中,疯狂地生长。

结语

一个国家的兴盛成败,绝不是看君主个人的光鲜,绝不是看皇室贵族的轻松愉悦、排场是否盛大。让腐朽之风如此野蛮生长,该是这些高高在上的掌权者的悲哀。

若是让官员大臣灰心失意,甚至所发俸禄都不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开支,如此寸步难行,又何谈让他们为国家的建设富强贡献力量。

若不能保证民众安居乐业,反而让其日日处在困苦中无法逃离,他们的脑海中又怎会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怀抱信心。

奢靡的生活状态往往是使人的精神麻醉,沉沦其中难以自拔。对于曾国藩来说,虽然生活拮据,但他却在心灵上富足轻松。

曾国藩一生为民考虑,为国家尽心尽力,于他而言,才是悟出了人生真正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清政府   俸禄   奢靡   国库   皇室   清朝   钱财   民众   官员   工资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