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慈禧的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这才看清楚她的真容

提到慈禧太后人们总会有很多争议,不管慈禧太后有无争议她都是一个有历史地位的人。一个有历史地位的人会被人们铭记。

铭记的方式有很多种,1846年照相技术正式传入中国。以前在记录封建皇帝时大部分是以文字和画像的形式,不过这种方式不容易保存,而且主观性比较强容易出现偏差。

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关于他的画像就有多种形式,人们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的。

当照相技术传入中国后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得益于照相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珍贵的历史画面,比如慈禧太后的真容也是在这个时期以照片的形式传入美国,至今她的容颜真实照片被珍藏在美国博物馆中。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一事件背后的趣事。

先把时间推回到1840年,当时在英国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世界进行全新的探索。

很多物理学家和光影学家对照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认为选择合适的角度后人的影子和本人几乎没有差别,如果能用一种方式将人五官和四肢的细节呈现出来那样该多好。

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照相技术终于诞生。人们可以用照相的方式将一个人的真实面貌记录下来。

照相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鸦片战争和侵华战争这一节点,当时中国虽然面临海外列强的侵略,但很多西洋物件就这样来到了中国。照相机在此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件,由驻守在中国海关的儒勒带入。

不过和很多电子设备一样,一个设备在最早其实往往是占地较大的物件。电脑刚诞生时要占用好几个教室,照相机刚诞生时要占据一辆马车,用起来十分不方便。再加上物以稀为贵的特质,照相技术很难在民间流传。

那么照相技术是如何与慈禧太后产生关联的呢?我们得提一位叫裕德龄的满清公主。这位公主从小在法国长大,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那个时候慈禧太后也经常接触西方官员,精通外语的公主便被送到了慈禧太后身边。这位公主可不单单精通外语,而且相貌出众能力十分出色,还懂得官场的察言观色之道,这种懂事又听话的公主很快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宠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裕德龄公主发现,慈禧太后并不是一个特别闭塞的人,相反她的好奇心很重,于是她便找了一个机会向慈禧太后提起了诞生于法国的照相机。慈禧太后一听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仅需片刻就能将一个人的外貌复刻下来,这种东西的确该看一看。

此后慈禧太后接触了照相,很快沉迷其中,经常和身边的宫女以及朝廷官员还有皇家子弟一起合影。美国博物馆中的照片也是在这一时刻拍摄的。

通过一张照片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神态以及背后的故事,看到慈禧太后的照片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个感觉,就是慈禧太后很贵气。

这也反映慈禧太后一个最突出的特质:富贵,说难听点就是铺张浪费,太后的爱好很多,没有一个是不花钱的。

举几个例子,慈禧太后特别喜欢外出游玩,当时在中国境内已经有了铁路和火车,慈禧太后便包车出游根据史料记载,太后每次出行都要空出两节车厢专门装衣服和鞋子。

这些衣服可不是普通的鞋子,都是由技艺高超的技师用上等的材料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出来的,鞋子也是根据太后的脚量身定做,并且每一双鞋的鞋面都会用珠宝点缀,实在是让人惊讶。

这还不算完,慈禧太后很喜欢举办宴会,尤其是她的寿宴。每一次到慈禧太后的寿宴花销绝对不小,有一次她给自己办了一场非常奢华的寿宴,结果发现国库不太够用便把主意打到了北洋水师的军费上。

很多人认为由于慈禧太后挪用公款间接导致了甲午海战的失败。

慈禧太后是一个有争议的人,不过现在的争议已经逐渐散去,和往事一样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过我们依然要铭记历史,如果想了解慈禧太后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去看一看她的照片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照片   真容   美国   太后   物件   照相机   铭记   中国   慈禧   博物馆   公主   真实   方式   收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