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的诞生: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始末

新四军是我军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抗日战争期间,它有效抗击和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新四军的成军之路有多艰难。

许多人都说,长征苦,可是也比不了三年游击战争的苦啊。确实,在后来的党史资料中,一般也都认为长征、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和东北抗联在林海雪原里的奋战是我军最艰难的时期。

1934年,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路后,国民党军、还乡团、铲共团对留在苏区的红色政权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和报复。据资料统计,仅在中央苏区被杀害的人数就有70余万人之多,甚至还有无数的共产党员、红军伤病员及其家属惨遭活埋之类的厄运。

1937年上半年,蒋介石一面与红军谈判,一面却命令部队“限期”围剿南方游击队。蒋介石明白,这些游击队员经过残酷的军事斗争,已成为国民党政权的肉中刺,尤其当他们活跃在华中、华东一带时,又令国民党当局寝食难安。于是,蒋介石才会密令军队围剿南方八省游击队。

不过,正是因为这样,延安方面才要千方百计地保住南方八省游击队,毕竟一支军队发展起来不容易。然而,蒋介石可不这么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哪怕只是一小股红军游击队的存在,都是对国民党统治力的亵渎,更别提这支游击队遍布南方八省了。

事实上,南方八省遭受的“清剿”、“搜剿”,一直持续到卢沟桥的炮声响起。面对日军大举进犯的严峻局势,国民党军不得不将各部集中到交通线上前往前线作战,这样一来,南方八省游击队所面临的军事压力骤减。

这时,中央也趁机与隐藏在粤赣边山林里的项英、陈毅等人联系,传达了中央关于“团结一致,对外抗日”的决定。项英、陈毅等人当即表示,将说服分散各地的游击部队,要他们停止作战,准备接受国民党政府的改编。

原本蒋介石打算等到日军打到南京附近后,再让南方的红军游击队进入日军后方,一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即既不消耗自己的实力,又能让民众看到抗日的效果。不过,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蒋介石的小心思注定要落空了。

八一三事变以后,蒋介石终于正式同意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但他仍然对新四军的归属抱有幻想。从一开始,蒋介石就坚持由国民党将领张发奎出任新四军军长,其险恶用意不言而喻。

鉴于国民党当局不想出现“第二个八路军”的情况,延安方面提议由北伐名将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很快,蒋介石也同意了这一提议,并答应不向新四军内派副职。为表合作诚意,而延安方面则同意游击队全部人员集中开走,各地建立的游击区只设留守处。

在新四军成军前夕,国民党当局的小动作还是不断。

1937年7月,闽赣边存在一支2000余人的红军游击队。经过与国民党当地政府的谈判,红军游击队决定接受改编事宜,将部队开往龙岩集中接受改编。12月,闽赣边游击队领导人谭震林带着12人的警卫班前往新四军军部汇报整编工作,在途经瑞金办事处时,遭遇了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半夜时分,忽然一阵枪声响起,谭震林猛地一起身,才发现自己早就被包围了。一支约200余人的国民党军荷枪实弹,正准备冲进办事处的屋门。随着一阵密集的枪声,谭震林明白这是国民党当局的阴谋,于是他果断阻止大家不要开枪。

第二天,国民党当局要求被扣留的人员命令游击队全部下山,接受他们的改编,但谭震林等人不为所动。后来在各方的压力下,国民党当局才释放了被非法关押的游击队领导人。

直到1938年初,南方八省十三个地区的游击队才下山完成集结,后经补充人数达到一万。由于常年在山林里打游击,下山的战士基本上都没有军装,连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可见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游击队   红军   延安   苏区   军长   作战   始末   日军   当局   蒋介石   国民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